【2749】《营卫生会第十八》之七。
(2022-08-03 14:39:46)薰医草【2749】《营卫生会第十八》之七。【1】原文:“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1)黄帝说:我想知道下焦之气是从哪里来的?(2)岐伯回答说:下焦指的是回肠以下的部分。有一个功能是将肠胃内的液体注入并渗透到膀胱中。因为水谷常常是先储存在胃里面,而后化成为糟粕的。这些糟粕向下进入到大肠以承受下焦之气,其液体也不断的向下渗透。然后在下焦经过不断地泌别清浊,最终使得浊物进入到大肠、清者循下焦渗入到膀胱。(3)黄帝又问道:人喝酒的时候,酒也是要进入到胃里面的,当作为水谷制品的酒水在肠胃里面还没有生化变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要去小便了,这是为什么呢?(4)岐伯回答说:所谓的酒,本来它就是经过发酵成熟后酿造出来的液汁。酒气的属性剽悍而清纯。所以,即使是在吃了主食以后才去饮酒,但还是会在主食没有消化之前,酒液就会化为液体而需要排除到体外的。(5)黄帝听后说道,讲的真是太好了。我听过有这样一个说法,即上焦像雾、中焦像沤池、下焦像沟渠,这类比喻大概说的就是“三焦”的各个功能吧。【《营卫生会第十八》全文·完】2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