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328】《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之十九。
(2022-03-28 14:07:40)
薰医草【2328】《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之十九。【1】原文:“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2】这一段是关于如何确定穴位的对话。黄帝又问道,这些下合穴的取穴方法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1)取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位的时候,要把脚背放平才能取准位置。(2)取胃经上的上巨虚和下巨虚穴位的时候,要把脚抬起来,才能取准位置。(3)取足膀胱经上的委阳穴位的时候,要通过对下肢膝关节的来回屈伸来寻找。(4)取足膀胱经上的委中穴的时候,要通过屈膝,才能取准位置。(5)取足少阳胆经上的阳陵泉穴,则要正身蹲坐使两膝平齐,然后在委阳穴的外侧取位。(6)至于取位外经上的其他各穴,则可以通过牵引抻拉的方法来确定所寻穴位。【3】原文:“黄帝曰:愿闻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4】这一段是关于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疾病症候的对话。黄帝问说:我想听你讲一下关于六腑疾病的情况。岐伯回答说:(1)面部发热的,是足阳明胃腑有病的外在反映。(2)手鱼际部的络脉出现瘀血的,是手阳明大肠腑有病的外在表现。(3)两个脚背上的经脉出现坚立或者塌陷的情况,都说明是足阳明胃腑有了疾病。因为这里通的就是“胃脉”。2022/3/28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