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薰医草【2307】《灵枢·五乱第三十四》之四。

(2022-03-18 14:52:06)

薰医草【2307】《灵枢·五乱第三十四》之四。【1】原文:“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俞,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俞;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俞。”。【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对于这“五乱”,针刺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岐伯回答说,病来是由规律的,病去也是有规律的。因此,弄明白疾病的来龙去脉、掌握了诊治疾病的一些要领,这也就说明是懂得了养生之道。黄帝又说,讲的真是太好了。那我想听一听诊治这些疾病的具体方法。岐伯回答说:(1)当气乱于心的时候,应该针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神门穴、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大陵穴。(2)当气乱于肺的时候,应该针刺手太阴肺经的“荥穴”鱼际穴、和足少阴肾经的“腧穴”太溪穴。(3)当气乱于肠胃的时候,应该针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太白穴、和足阳明胃经的“腧穴”陷谷穴。如果针刺这两个穴位病情不见好转,那就再针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4)当气乱于头部的时候,应该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和大抒穴。如果也不见效,那就再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荥穴”通谷穴、和腧穴“束骨穴”。(5)当气乱于手臂和足胫部位的时候,先把相应部位的瘀血排除出去,然后,再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穴、和“腧穴”陷谷穴,以及足少阳胆经上的“荥穴”侠溪穴、和“腧穴”足临泣穴。2022/3/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