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协会动态】
发挥“团体标准”作用 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学习借鉴】
赤峰: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蹚出致富路
【服务标准化】
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有哪些好处
【协会动态】
“
发挥“团体标准”作用
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为充分发挥“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标准化服务业试点”作用,2023年8月13日,在协会党支部书记吕永利带领下,协会秘书处一行7人来到了敖汉旗工业园区,对由敖汉市场监督管理协会组织起来的敖汉地区部分杂粮生产企业,进行了“团体标准”相关知识的培训。
敖汉市场监督管理协会秘书长张文会参加了培训会。
参加培训会议的有内蒙古八千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禾为贵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敖汉旗树发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赤峰市刘僧米业有限公司、敖汉旗维远米业有限公司、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蒙古金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万代福农畜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和公司产品品控方面的负责人,共计18人现场参会。
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利美,向与会人员普及了“团体标准的定义、国家政策方针引领、为什么要制定团体标准、编制团体标准的作用、团体标准制定流程、为何要推广团体标准”的相关知识。自2018年1月1日,团体标准被正式赋予法律地位后,因其制定速度快,紧跟市场需求;制定成本低;实际应用中适应性更高等特点备受瞩目。团体标准可以及时吸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通过规范企业按标准化生产、经营,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服务业标准化”培训学习,龙头企业协会将把更多有关标准化的知识向各产业从业者、生产者进行普及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团体标准的作用和优势,激发企业参编团体标准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及产品的信用和权威性,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有效提升企业行业的竞争力。
(文/杨翠萍 图/吕健鹏)
【学习借鉴】
赤峰: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
蹚出致富路
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旱作水平梯田
盛夏,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山顶植树、山腰种田、梯田交错、色彩斑斓。梯田里,谷子和玉米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锄草、追肥,各个干劲十足。“我已连续4年承包100多亩,去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在田间忙碌的萨力巴村村民李文强告诉记者,自“坡改梯”后“弃耕地”变成“抢手地”,粮食亩产由200斤提高到500斤,亩均增收600元左右,外出务工的农户纷纷返乡种地,每年土地承包合同都得尽早签,不然可能“抢”不到地。三十二连山流域由32座山峰相连而成,是敖汉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萨力巴乡整村推进,分片治理,对全乡9.2万亩中低产坡地进行全面改造提升。2022年,随着白土营子村8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全乡所有坡耕地全部完成治理,受益群众达1.5万人,成为敖汉旗唯一“坡改梯”全覆盖的乡镇,也为敖汉旗乃至赤峰市,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松山区太平地镇牤牛营子村项目区2020年建设旱作水平梯田9500亩
赤峰市旱坡地面积达15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55%以上,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自2021年起,赤峰市抢抓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大破大立、因地制宜”的思路,大力推进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赤峰市按照先易后难原则,从坡耕地比较集中、村两委公信力强、群众工作基础好的村组入手,通过打造样板、示范带动稳妥有序铺开。同时,坚持土地集中连片建设方式,将整村土地全部纳入建设范围,打破土地边界和垄向,统一划分地块、修建梯田、修整道路、治理沟道、建设防护林,打造集中连片、道路互通的旱作高标准农田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万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和116个千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敖汉旗萨力巴乡、松山区初头朗镇、翁牛特旗广德公镇等10余个乡镇所有旱坡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翁牛特旗乌丹镇大新井村8000亩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民正在耕作
在推进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赤峰市同步跟进农业技术推广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全市各级农技推广员深入田间地头,讲政策、讲技术、做对比,确保新建旱作水平梯田地力有提升,粮食产量有提高,农民收入有增长。现下,敖汉旗和松山区等地区,原来每亩50元承包费甚至弃耕的坡耕地,改造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后,每亩地租收益达到了400元。坡改梯后,全市谷子当年实现亩产350斤左右,第二年亩产可达600斤左右。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赤峰市继续在创新经营体系上下功夫,将农民耕地以入股方式流转到村集体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再利用统购统销和全程机械化等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所得收益由农户、合作社和嘎查村集体按比例分红,不仅提升了农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嘎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坡改梯”,敖汉旗实现了每亩地减肥30%、减药20%、减机械作业费30元以上。
赤峰市已建和在建旱作高标准农田113.3万亩
“水平梯田能够充分留住天然降水,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使‘三跑田’变为‘三保田’,真正实现了‘水不出地、土不离田’。”赤峰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圣合介绍,赤峰市已建成的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每年可拦蓄地表径流1.93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量119.8万吨,项目区地表形态和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2019年以来,赤峰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2万亩,其中旱作水平梯田113.3万亩。接下来,力争到2030年,赤峰市将每年新建改造高标准水平梯田30万亩以上,把符合政策条件的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实现全域梯田化、全面标准化,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蹚出致富路,为中国饭碗贡献赤峰力量。
(文章来源:赤峰市农牧局)
【服务标准化】
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有哪些好处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对企业标准化的要求也在逐步完善,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正式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强调了标准化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意义,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由大变强转变。
1、企业战略与形象提升
近年来,很多企业意识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以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标准可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公众有着很好的联想:标准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参与说明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政府的认同,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有着很高的权威性。这样一来,公众自然会想到企业在其行业内有着很高的权威性。
2、形成企业自我发展的有效壁垒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企业参与制定标准的原因!
率先参与、制订标准,率先推向市场、规范市场,一旦标准实施,企业就获得一个绝好的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也获得了到国内、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的强大武器。给外界或者客户的印象:凡是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其规模不一定排在行业前列,但一定在单品类或某些品类做到了最前列,在技术或工艺方面形成了自我特色。所以,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标准制定机构的沟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为跻身制修订标准队伍增加砝码。更为甚者,参与企业可以产生市场控制效应。企业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写入标准之后,可以采取拒绝许可、收取高额许可费、以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收取许可费、交叉许可、免费许可等方式来处理其在标准中的专利技术使用问题。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主导标准制定的厂商都具有控制市场的权力,以形成市场垄断地位。企业以拒绝许可或收取高额许可费的方式来处理其在标准中的专利技术时,事实上已形成市场的垄断,同行企业要么被挤出市场,要么不得不用大量的利润来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而企业以较低的专利使用费或者免费许可同行企业使用其嵌入标准的技术和专利,其目的就在于迅速获得网络外部性,使同行企业产生路径依赖,参编企业最终控制本行业市场。
3、企业树立行业领导
2005年,因《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
19295的实施,速冻行业处于惊恐之中。因该标准在微生物指标方面,科学性、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行业的发展显现出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在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的积极支持、呼吁下,该标准修订会议提前召开,修改方案基本满足三全食品的要求。三全食品积极奔波,向公众展示了速冻行业领导品牌的风范。
4、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起草标准过程比较长,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可在生产方面抢占先机,即:早一步调整原材料的采购,以免造成因产品指标不达标而造成浪费。一个参数的设定,从小的方面来说,足以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从大的方面来说,甚至决定一个行业的发展走向。企业在制订标准过程中,发出了企业的声音,了解了标准核心内容,提前让客户知道产品或者行业动向,在投标中抢占市场先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会尽量将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者对自己有利的技术写进标准,让跟随者滞后“找路走”。甚至,一旦这样的技术成为标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以及研发和生产投入都将收敛于它,形成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其他的技术发展方案都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5、政府奖励和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建设
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要么是高新技术企业,要么是技术中心企业或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单位,要么是新产品鉴定或评审企业,要么是创新试点企业等,也正说明了标准化恰是技术、专利和标准有机结合的过程。所以,政府倡导企业参与标准起草,给与鼓励、引导。
1、政府奖励。
政府根据参与标准的不同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最高可达100万元。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承担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单位给予一定补助等。
2、政府鼓励。
a、政府招标:有些招标文件里,凡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
b、政府资助:各地对参与标准起草的技术型企业,不同程度地资助发展。
c、政府评估:高新企业申报条件、低息或无息贷款等,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
6、作为参编人员
职称评定
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时的技术要求之一:参加标准制订。有了标准起草经历,为职称评审加大了砝码。岗位晋升的要求之一:行业内技术知名或专家。有了标准起草经历,同样为岗位晋升加大了砝码。
(文章来源:团标通)
赤峰品牌农牧业信息第107期
本期要目
【协会动态】
发挥“团体标准”作用 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学习借鉴】
赤峰: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蹚出致富路
【服务标准化】
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有哪些好处
【协会动态】
“
发挥“团体标准”作用 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为充分发挥“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标准化服务业试点”作用,2023年8月13日,在协会党支部书记吕永利带领下,协会秘书处一行7人来到了敖汉旗工业园区,对由敖汉市场监督管理协会组织起来的敖汉地区部分杂粮生产企业,进行了“团体标准”相关知识的培训。
敖汉市场监督管理协会秘书长张文会参加了培训会。
参加培训会议的有内蒙古八千粟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禾为贵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敖汉旗树发粮食加工有限公司、赤峰市刘僧米业有限公司、敖汉旗维远米业有限公司、敖汉旗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蒙古金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万代福农畜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和公司产品品控方面的负责人,共计18人现场参会。
赤峰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秘书长王利美,向与会人员普及了“团体标准的定义、国家政策方针引领、为什么要制定团体标准、编制团体标准的作用、团体标准制定流程、为何要推广团体标准”的相关知识。自2018年1月1日,团体标准被正式赋予法律地位后,因其制定速度快,紧跟市场需求;制定成本低;实际应用中适应性更高等特点备受瞩目。团体标准可以及时吸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通过规范企业按标准化生产、经营,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通过“服务业标准化”培训学习,龙头企业协会将把更多有关标准化的知识向各产业从业者、生产者进行普及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团体标准的作用和优势,激发企业参编团体标准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及产品的信用和权威性,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有效提升企业行业的竞争力。
(文/杨翠萍 图/吕健鹏)
【学习借鉴】
赤峰: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
蹚出致富路
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旱作水平梯田
盛夏,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三十二连山山顶植树、山腰种田、梯田交错、色彩斑斓。梯田里,谷子和玉米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锄草、追肥,各个干劲十足。“我已连续4年承包100多亩,去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在田间忙碌的萨力巴村村民李文强告诉记者,自“坡改梯”后“弃耕地”变成“抢手地”,粮食亩产由200斤提高到500斤,亩均增收600元左右,外出务工的农户纷纷返乡种地,每年土地承包合同都得尽早签,不然可能“抢”不到地。三十二连山流域由32座山峰相连而成,是敖汉旗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萨力巴乡整村推进,分片治理,对全乡9.2万亩中低产坡地进行全面改造提升。2022年,随着白土营子村8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全乡所有坡耕地全部完成治理,受益群众达1.5万人,成为敖汉旗唯一“坡改梯”全覆盖的乡镇,也为敖汉旗乃至赤峰市,在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提供了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松山区太平地镇牤牛营子村项目区2020年建设旱作水平梯田9500亩
赤峰市旱坡地面积达15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55%以上,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自2021年起,赤峰市抢抓国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大破大立、因地制宜”的思路,大力推进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赤峰市按照先易后难原则,从坡耕地比较集中、村两委公信力强、群众工作基础好的村组入手,通过打造样板、示范带动稳妥有序铺开。同时,坚持土地集中连片建设方式,将整村土地全部纳入建设范围,打破土地边界和垄向,统一划分地块、修建梯田、修整道路、治理沟道、建设防护林,打造集中连片、道路互通的旱作高标准农田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万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和116个千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敖汉旗萨力巴乡、松山区初头朗镇、翁牛特旗广德公镇等10余个乡镇所有旱坡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翁牛特旗乌丹镇大新井村8000亩旱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民正在耕作
在推进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赤峰市同步跟进农业技术推广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全市各级农技推广员深入田间地头,讲政策、讲技术、做对比,确保新建旱作水平梯田地力有提升,粮食产量有提高,农民收入有增长。现下,敖汉旗和松山区等地区,原来每亩50元承包费甚至弃耕的坡耕地,改造成高标准水平梯田后,每亩地租收益达到了400元。坡改梯后,全市谷子当年实现亩产350斤左右,第二年亩产可达600斤左右。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赤峰市继续在创新经营体系上下功夫,将农民耕地以入股方式流转到村集体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再利用统购统销和全程机械化等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所得收益由农户、合作社和嘎查村集体按比例分红,不仅提升了农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也推动了嘎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坡改梯”,敖汉旗实现了每亩地减肥30%、减药20%、减机械作业费30元以上。
赤峰市已建和在建旱作高标准农田113.3万亩
“水平梯田能够充分留住天然降水,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使‘三跑田’变为‘三保田’,真正实现了‘水不出地、土不离田’。”赤峰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圣合介绍,赤峰市已建成的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每年可拦蓄地表径流1.93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量119.8万吨,项目区地表形态和土壤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2019年以来,赤峰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2万亩,其中旱作水平梯田113.3万亩。接下来,力争到2030年,赤峰市将每年新建改造高标准水平梯田30万亩以上,把符合政策条件的坡耕地全部改造成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实现全域梯田化、全面标准化,以“坡改梯”守住“饭碗田”,蹚出致富路,为中国饭碗贡献赤峰力量。
(文章来源:赤峰市农牧局)
【服务标准化】
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有哪些好处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对企业标准化的要求也在逐步完善,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也正式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进一步强调了标准化在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意义,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由大变强转变。
1、企业战略与形象提升
近年来,很多企业意识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以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标准可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公众有着很好的联想:标准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企业参与说明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某些方面得到了政府的认同,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有着很高的权威性。这样一来,公众自然会想到企业在其行业内有着很高的权威性。
2、形成企业自我发展的有效壁垒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企业参与制定标准的原因!
率先参与、制订标准,率先推向市场、规范市场,一旦标准实施,企业就获得一个绝好的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也获得了到国内、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的强大武器。给外界或者客户的印象:凡是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其规模不一定排在行业前列,但一定在单品类或某些品类做到了最前列,在技术或工艺方面形成了自我特色。所以,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标准制定机构的沟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为跻身制修订标准队伍增加砝码。更为甚者,参与企业可以产生市场控制效应。企业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写入标准之后,可以采取拒绝许可、收取高额许可费、以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收取许可费、交叉许可、免费许可等方式来处理其在标准中的专利技术使用问题。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主导标准制定的厂商都具有控制市场的权力,以形成市场垄断地位。企业以拒绝许可或收取高额许可费的方式来处理其在标准中的专利技术时,事实上已形成市场的垄断,同行企业要么被挤出市场,要么不得不用大量的利润来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费。而企业以较低的专利使用费或者免费许可同行企业使用其嵌入标准的技术和专利,其目的就在于迅速获得网络外部性,使同行企业产生路径依赖,参编企业最终控制本行业市场。
3、企业树立行业领导
2005年,因《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GB 19295的实施,速冻行业处于惊恐之中。因该标准在微生物指标方面,科学性、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行业的发展显现出了明显的制约作用。在三全食品董事长陈泽民的积极支持、呼吁下,该标准修订会议提前召开,修改方案基本满足三全食品的要求。三全食品积极奔波,向公众展示了速冻行业领导品牌的风范。
4、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起草标准过程比较长,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可在生产方面抢占先机,即:早一步调整原材料的采购,以免造成因产品指标不达标而造成浪费。一个参数的设定,从小的方面来说,足以影响一个企业的生死,从大的方面来说,甚至决定一个行业的发展走向。企业在制订标准过程中,发出了企业的声音,了解了标准核心内容,提前让客户知道产品或者行业动向,在投标中抢占市场先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会尽量将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者对自己有利的技术写进标准,让跟随者滞后“找路走”。甚至,一旦这样的技术成为标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以及研发和生产投入都将收敛于它,形成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其他的技术发展方案都将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5、政府奖励和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建设
参与制修订标准的企业要么是高新技术企业,要么是技术中心企业或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单位,要么是新产品鉴定或评审企业,要么是创新试点企业等,也正说明了标准化恰是技术、专利和标准有机结合的过程。所以,政府倡导企业参与标准起草,给与鼓励、引导。
1、政府奖励。
政府根据参与标准的不同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其中最高可达100万元。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对承担组建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的单位给予一定补助等。
2、政府鼓励。
a、政府招标:有些招标文件里,凡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
b、政府资助:各地对参与标准起草的技术型企业,不同程度地资助发展。
c、政府评估:高新企业申报条件、低息或无息贷款等,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优先或者入围;
6、作为参编人员
职称评定
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时的技术要求之一:参加标准制订。有了标准起草经历,为职称评审加大了砝码。岗位晋升的要求之一:行业内技术知名或专家。有了标准起草经历,同样为岗位晋升加大了砝码。
(文章来源:团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