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目
【协会动态】
凝心聚力助推赤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成功举办
【品牌建设】
敖汉小米实力“圈粉”
【学习借鉴】
赤峰:建好“菜基地”拎稳“菜篮子”
【典型案例】
内蒙古敖汉旗:冷棚西红柿“映红”致富路
【服务标准化】
标准化到底牛在哪
【协会动态】
凝心聚力助推赤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成功举办
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农牧业大市,赤峰市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对于推动赤峰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召开赤峰市预制菜大会是赤峰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实践。
2023年8月2日,备受瞩目的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在赤峰市九天国际酒店四楼多功能厅举办。自治区农牧厅一级巡视员
赵永华 、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付守利 出席并讲话,赤峰市农牧局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圣合 主持大会,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会长 张艳秋
代表预制菜专委会成员进行了发言。自治区农牧厅有关领导、各盟市农牧部门负责同志、赤峰市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旗县区农牧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和赤峰市预制菜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大会,参会人员近300人。
赤峰市副市长 付守利
在大会上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关心和支持赤峰发展的各界朋友以及为本次大会辛勤付出的各方表示感谢。他指出:赤峰市农畜产品门类全、体量大、品质优,发展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显著。要以此次预制菜大会为契机,加快布局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一批关键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把我市建成全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强市。
自治区农牧厅一级巡视员 赵永华
在讲话中强调,赤峰市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推动预制菜产业全链条和全渠道的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为目标,精准把脉预制菜产业发展方向,在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产业推动、市场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大做强赤峰预制菜市场。
赤峰市预制菜专委会会长 张艳秋
发言表示:在赤峰市农牧局的业务指导下,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已于2023年7月20日成立,共有成员单位61家,其中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51家,服务支撑单位10家。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成员企业产业覆盖面广,有以东方万旗、中敖食品为代表的屠宰加工企业、有以新新杰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有以草原之歌为代表的调理肉制品加工企业,有以草原汉唐为代表的餐饮企业,有以丰云供应链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企业等。
食乐康作为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牛羊肉食品工业化、标准化研发和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以酱牛肉、即食羊杂、烧烤羊肉制品为代表的预制菜制品行销全国。目前占地32000平米,总投资1.26亿,年产10000吨的草原牛羊肉预制菜食品新厂区正在规划建设。赤峰完整的业态和产业分布,已经具备打造区域预制菜产业集群和产业联合体的基础条件。
会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院长武国栋、内蒙古农旅所品牌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吴之、浪潮集团浪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彧、山东预制菜联盟专家顾问宋红闯、厨之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烟台)董事长助理兼全国运营总裁吕春华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会上,赤峰市农牧局分别与广东省内蒙古赤峰商会、海南省内蒙古商会、山东省内蒙古商会、山东预制菜联盟、山东赤子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浪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厨之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博瑞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等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还设立预制菜产品品尝区,在龙头企业协会的组织下,食乐康、塞飞亚、沙漠之花、瓜子张、明阳农业、惠隆合作社、多维尔、惠牛傻子旺、鹏顺源、国储粮油等10余家企业的预制菜产品进行了展示,会后与会领导和人员对产品进行了品尝。
赤峰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决心愈发笃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赤峰预制菜产业必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预制菜产业在联农富农增收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全面推介了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潜力,促进了我市预制菜产业与全国预制菜产业间的经贸及技术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为预制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文/张艳力 王利美
图/赤峰市农牧局)
【典型案例】
内蒙古敖汉旗:冷棚西红柿“映红”
致富路
眼下正值冷棚西红柿采摘旺季,客商纷至沓来,将西红柿“远嫁”。在敖汉旗长胜镇设施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分立田间绵延不断,一颗颗西红柿挂满枝头,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采摘、装箱、运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工人们采摘西红柿后装车 王柏华摄
敖汉旗冷棚西红柿酸甜可口、色泽红艳、圆润饱满,耐储存运输,深受市场青睐和客户好评,小小西红柿已经远销江西、广东、福建、上海、北京、郑州等地,成为全国各地人民餐桌上可口的美食。品种好、品相佳的西红柿也变成名副其实的红红火火“致富果”,既鼓足了群众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我今年种了67个冷棚西红柿,探索种植的西红柿品种是罗拉,外皮为粉色,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现在每天采摘发货量最高可达20万斤,效益非常不错。”种植户赵玉峰说。身为西红柿经纪人的赵玉峰每天一早便穿梭于大棚内外,一边联系种植户,另一边对接市场,忙的不亦乐乎。自西红柿成熟以来,他的手机就24小时不得闲,纷至沓来的订单让他坚定种植西红柿增收的信心,现在累计代销超百万斤。
种植户赵玉峰乐享丰收的喜悦 王柏华摄
近年来,敖汉旗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不断激活发展动力,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3年,全旗共发展冷棚4.2万亩,其中冷棚西红柿2万亩,年产9.6万吨,亩均纯收入1-2万元,冷棚西红柿“映红”了种植户的致富路。
从田间管理、采摘到装箱,冷棚西红柿产业有效解决上千名群众就近务工问题,带动群众增收,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到冷棚西红柿种植的积极性。“现在西红柿贴标装箱采取包工计件形式,现在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在大棚干活一天还能挣300块钱,不比出外挣得少关键是离家也近,可以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长胜村凌角二组村民张小丽说。
村民张小丽正在为西红柿贴标 王柏华摄
据了解,冷棚西红柿7月初开始收获,西红柿可以进行错峰上市,同时二茬西红柿可以采摘到10月1日,待西红柿收获后将继续进行甘蓝、芹菜、豆角、香菜等“换茬”蔬菜种植,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走出了一条从“一季秋收”到“四季丰收”的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子。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随着西红柿大面积的成熟采摘,种植户的好日子也像西红柿一样蒸蒸日上。下一步,敖汉旗冷棚西红柿将向品牌化、有机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构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综合体,让“产业链”串起群众“致富链”,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文章来源:赤峰市农牧局)
赤峰品牌农牧业信息第106期
本期要目
【协会动态】
凝心聚力助推赤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成功举办
【品牌建设】
敖汉小米实力“圈粉”
【学习借鉴】
赤峰:建好“菜基地”拎稳“菜篮子”
【典型案例】
内蒙古敖汉旗:冷棚西红柿“映红”致富路
【服务标准化】
标准化到底牛在哪
【协会动态】
凝心聚力助推赤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成功举办
2023年,“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农牧业大市,赤峰市发展预制菜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优势,加快发展预制菜产业,对于推动赤峰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召开赤峰市预制菜大会是赤峰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实践。
2023年8月2日,备受瞩目的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在赤峰市九天国际酒店四楼多功能厅举办。自治区农牧厅一级巡视员 赵永华 、赤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付守利 出席并讲话,赤峰市农牧局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圣合 主持大会,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会长 张艳秋 代表预制菜专委会成员进行了发言。自治区农牧厅有关领导、各盟市农牧部门负责同志、赤峰市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旗县区农牧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和赤峰市预制菜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大会,参会人员近300人。
赤峰市副市长 付守利 在大会上致辞,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关心和支持赤峰发展的各界朋友以及为本次大会辛勤付出的各方表示感谢。他指出:赤峰市农畜产品门类全、体量大、品质优,发展预制菜产业基础优势显著。要以此次预制菜大会为契机,加快布局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一批关键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把我市建成全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强市。
自治区农牧厅一级巡视员 赵永华 在讲话中强调,赤峰市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推动预制菜产业全链条和全渠道的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为目标,精准把脉预制菜产业发展方向,在资源整合、品牌塑造、产业推动、市场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大做强赤峰预制菜市场。
赤峰市预制菜专委会会长 张艳秋 发言表示:在赤峰市农牧局的业务指导下,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已于2023年7月20日成立,共有成员单位61家,其中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51家,服务支撑单位10家。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成员企业产业覆盖面广,有以东方万旗、中敖食品为代表的屠宰加工企业、有以新新杰为代表的蔬菜加工企业、有以草原之歌为代表的调理肉制品加工企业,有以草原汉唐为代表的餐饮企业,有以丰云供应链为代表的仓储物流企业等。
食乐康作为赤峰市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传统牛羊肉食品工业化、标准化研发和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以酱牛肉、即食羊杂、烧烤羊肉制品为代表的预制菜制品行销全国。目前占地32000平米,总投资1.26亿,年产10000吨的草原牛羊肉预制菜食品新厂区正在规划建设。赤峰完整的业态和产业分布,已经具备打造区域预制菜产业集群和产业联合体的基础条件。
会上,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大洲、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院长武国栋、内蒙古农旅所品牌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吴之、浪潮集团浪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彧、山东预制菜联盟专家顾问宋红闯、厨之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烟台)董事长助理兼全国运营总裁吕春华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会上,赤峰市农牧局分别与广东省内蒙古赤峰商会、海南省内蒙古商会、山东省内蒙古商会、山东预制菜联盟、山东赤子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浪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厨之恋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博瑞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分公司等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
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还设立预制菜产品品尝区,在龙头企业协会的组织下,食乐康、塞飞亚、沙漠之花、瓜子张、明阳农业、惠隆合作社、多维尔、惠牛傻子旺、鹏顺源、国储粮油等10余家企业的预制菜产品进行了展示,会后与会领导和人员对产品进行了品尝。
赤峰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决心愈发笃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赤峰预制菜产业必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预制菜产业在联农富农增收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全面推介了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潜力,促进了我市预制菜产业与全国预制菜产业间的经贸及技术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为预制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文/张艳力 王利美 图/赤峰市农牧局)
【典型案例】
内蒙古敖汉旗:冷棚西红柿“映红”
致富路
眼下正值冷棚西红柿采摘旺季,客商纷至沓来,将西红柿“远嫁”。在敖汉旗长胜镇设施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分立田间绵延不断,一颗颗西红柿挂满枝头,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采摘、装箱、运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工人们采摘西红柿后装车 王柏华摄
敖汉旗冷棚西红柿酸甜可口、色泽红艳、圆润饱满,耐储存运输,深受市场青睐和客户好评,小小西红柿已经远销江西、广东、福建、上海、北京、郑州等地,成为全国各地人民餐桌上可口的美食。品种好、品相佳的西红柿也变成名副其实的红红火火“致富果”,既鼓足了群众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我今年种了67个冷棚西红柿,探索种植的西红柿品种是罗拉,外皮为粉色,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现在每天采摘发货量最高可达20万斤,效益非常不错。”种植户赵玉峰说。身为西红柿经纪人的赵玉峰每天一早便穿梭于大棚内外,一边联系种植户,另一边对接市场,忙的不亦乐乎。自西红柿成熟以来,他的手机就24小时不得闲,纷至沓来的订单让他坚定种植西红柿增收的信心,现在累计代销超百万斤。
种植户赵玉峰乐享丰收的喜悦 王柏华摄
近年来,敖汉旗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不断激活发展动力,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3年,全旗共发展冷棚4.2万亩,其中冷棚西红柿2万亩,年产9.6万吨,亩均纯收入1-2万元,冷棚西红柿“映红”了种植户的致富路。
从田间管理、采摘到装箱,冷棚西红柿产业有效解决上千名群众就近务工问题,带动群众增收,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到冷棚西红柿种植的积极性。“现在西红柿贴标装箱采取包工计件形式,现在不用出远门打工了,在大棚干活一天还能挣300块钱,不比出外挣得少关键是离家也近,可以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长胜村凌角二组村民张小丽说。
村民张小丽正在为西红柿贴标 王柏华摄
据了解,冷棚西红柿7月初开始收获,西红柿可以进行错峰上市,同时二茬西红柿可以采摘到10月1日,待西红柿收获后将继续进行甘蓝、芹菜、豆角、香菜等“换茬”蔬菜种植,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走出了一条从“一季秋收”到“四季丰收”的持续稳定增收的路子。
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随着西红柿大面积的成熟采摘,种植户的好日子也像西红柿一样蒸蒸日上。下一步,敖汉旗冷棚西红柿将向品牌化、有机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构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综合体,让“产业链”串起群众“致富链”,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文章来源:赤峰市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