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寻找三研究”第2期讲座:《研究玩具与童书——关注幼儿在游戏中成长》讲座学习心得

标签:
儿童玩具图书游戏 |
分类: 学习情况 |
一、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景分析方法
游戏观察的线索和框架(一般+特殊):
一般:
1.幼儿游戏的主题是什么?有游戏需要的生活经验吗?
2.年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与年龄
3.幼儿在学习吗?这种学习有意义吗?
(1)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同伴相处,解决冲突;
(2)初步的性别角色认知;
(3)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用工具,积累生活经验,促进手的精细动作发展;
(4)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4.
5.个性特点:他/她的游戏与其他幼儿有何不同?(每个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一样吗?能够表现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吗?)
6.结果:幼儿的行动正发生什么结果?幼儿察觉到这些结果吗?
7.坚持性:他/她在游戏中专心致志吗?他/她的坚持性如何?有变化吗?
8.语言:他/她在对谁说话?他/她在说些什么?他/她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9.社会性:他/她注意别人的游戏吗?模仿别人的行为吗?他/她会和别的幼儿合作游戏吗?
特殊:角色游戏提供的特殊线索或框架:
假装和想象
角色扮演
角色交往
同伴交往
语言交流
角色扮演的坚持性
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
1.在游戏观察
2.情景观察、分析与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真实、准确;
3.一定的分析线索或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 观察与解释。
二、玩具在研究儿童中的独特价值
(一)玩玩具使幼儿的思维与个体特点“看的见”
幼儿思维的知觉行动性
要借助理论来分析,可以借助“多元智力理论”
七种基本智力
(二)玩具提供的观察线索与框架
1.积木游戏——建构活动
堆高、平铺、延长、围合、架空、覆盖、穿过、连接、对称、 模式等是幼积木建构的基本图示。
围合:间隔围合、等高围合、围合与架空
平层空间、立体空间
各年龄班幼儿积木建构游戏活动的特点


2.益智玩具/益智游戏
以益智玩具为中介的益智游戏(如各种拼图游戏、棋牌类游戏等)是有结构的规则游戏。
观察游戏是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做有准备的教师:“三研究”
1.玩具的发展价值(核心价值/重点);
2.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难点)
3.可以采取的支架策略。
小结:
在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活动情景时,既可以运用观察和分析儿童的一般线索和框架,也要注意游戏的特点,运用游戏和玩具所提供的特殊的观察线索和框架。研究游戏和玩具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读懂幼儿”,有益于我们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成长。
三、绘本的意义与阅读方法
“绘本”也称图画书。
(一)绘本的意义与种类
绘本是儿童亲密的伴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
绘本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
听故事、看图书,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促进他们语言、情绪情感、思维、想象和社会性的发展,有助于萌发和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绘本的种类:
内容:文学故事类、科普百科类
媒介:纸质、多媒体
形式:平面、立体
供幼儿听读的图书、音频和视频资料等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理解水平,内容健康向上。
供幼儿阅读的绘本应画面清晰、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适当提供触摸书、立体书、胶片书、有声书、布书等操作性读物。
(二)绘本在幼儿园的运用
绘本在幼儿运用的形式:
1.绘本教学;
2.图书区:期望幼儿自主阅读;
3.每日例行故事:教师读书或幼儿分享故事。
教师组织的绘本教学活动和幼儿自主阅读的逻辑不同。
1.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特点:
(1)教师根据绘本的内容或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需要,选择绘本开展绘本教学活动,重视绘本的教育意义。
(2)阅读方式:引导幼儿读图到教师读字。
2.幼儿自主阅读及难点:
(1)以兴趣为导向;
(2)渴望知道书里的故事但受限于不认字;经常走马观花式的翻阅,“翻的很快”;
(3)经常求助于成人给他/她“讲故事”(读字)。
图书案例分享:《解密汽车》

玩具和童书是童年亲密的伴侣,也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
玩具和童书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用好玩具和童书,助力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研究玩具与童书,有助于我们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成长。
刘焱教授的本次讲座第一部分帮助我们厘清为什么要观察幼儿游戏,给与游戏观察的框架。这些框架既是观察幼儿的框架,也是开展教研活动,引导我们教师思考研究的框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玩具和图书的意义和框架。教师图书教学与幼儿自主阅读的逻辑不同,给予我们新的思考,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促进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我们如何认识和利用图书,需要在实践中探究。
研究儿童使我们成长,也使我们收获工作的意义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