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朝霞: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特征

(2022-07-20 19:09:49)
分类: 外国电影

二十世纪的泡沫经济下的日本,开展了新电影运动,其中,岩井俊二堪称是最具潜质的新晋印象作家。他以极具个人艺术风格的标志性唯美浪漫、纯粹迷幻的电影画面,开创了独特的“岩式美学”,折服了多少痴男怨女。岩井俊二导演闻名于“青春”、“纯爱”为主题的电影,观看岩井俊二导演的佳作,观众无不憧憬着银幕里的浪漫故事,将自身与剧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美学特征无论是唯美还是残酷,都表达了导演内心深处对纯爱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探索,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对社会的思索,展现了日本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他超越了自身的时代,开创了新的美学范式,与社会展开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徐朝霞: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极致唯美的青春爱情

唯美的故事情节

揭开岁月的帷幕,那些最不经意的场景,那些最寻常的言语,都暗藏着深情。岩井俊二是一名极具天赋的导演,也是一名天才作家,他创造的人物性格极其鲜明,描绘的青春故事尤为浪漫动人:

《情书》里每个人都得到了各自的圆满。博子在男藤井逝世后,熬过春秋冬夏的阵阵哀思,撑过夜夜的辗转反侧,体现了爱情的伟大。随后通过偶然一封信的到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勾勒出男藤井和女藤井的遗憾错过,得知男藤井替代初恋对博子的一见钟情,使博子最终释怀,接受秋叶的付出与陪伴。

《四月物语》中内向的卯月初入城市,在人群中唯唯诺诺、做事小心翼翼。学长无疑是少女内心的一抹光亮,这抹光亮让她慢慢成长,她努力交朋友、在郊外的长椅上看书、一个人看电影、学习钓鱼技巧、学做咖喱饭。暗恋让她笨拙地拿走学长的名片,“计划”着一次次偶遇,“排练”着一场场完美邂逅又一笑而过,最终出乎意料地考上了学长所在的著名大学,这是真爱的“奇迹性”。

《梦旅人》中的可可、卷毛和小悟因为好奇,沿着围墙从精神病院来到了外面的世界,教堂孩童烂漫、圣洁的歌声使他们停下了脚步。他们在教父口中、在圣经中寻找末日,想要远离混杂狭小的医院,逃离粗暴变态的护士,忘掉沉重痛苦的记忆。为梦想坚持、行动,最终走向自由,得到救赎。

《你好,之华》中平凡的之华笨拙地接近自己喜欢的男生,偷偷藏下喜欢的男孩给姐姐写的情书,鼓起勇气告白被拒绝,这些遗憾都是每个人青春时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青春的美好就是中年的之华见到尹川还会脸红、会向老爷爷借口红、会有无处安放的手。同样,当所有的人都结婚生子时,尹川还是孑然一身,做着一场关于青春的梦,无法回到现实。

画面的唯美

岩井俊二导演电影的唯美之处,是因为他不但延续了日本“自然之美”的传统美学理念,而且融合了中国传统诗意美,运用长镜头的舒缓和节奏营造出一种寄托遥深的电影意境,还借鉴了西方美学,注意比例关系,寻求眼前的真、善、美,寻找人物的心灵美。

《情书》里,逆光鼓动的白色纱帐下,藤井树抬起低垂眼眸的刹那,撩动了无数少女的心。博子在茫茫白雪地中声嘶力竭的大喊和结尾的释然,空中弥漫着白色雾气和飘扬的雪花伴随着优雅的钢琴独奏,远处的青黑色的树木和房屋仿佛一幅山水画,都停留在了观众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四月物语》中的卯月骑车走过的充满清新空气的早春东京,斑驳的阳光下充满的恬淡樱花初恋的气息,漫天飞舞的樱花场景下披着白衣的新娘,五颜六色的伞,奔跑的小女孩,在温柔的笛声和舒缓的钢琴声的衬托下更加如梦似幻。告白后在大雨中撑着红伞尽情奔跑,雨水顺着伞缘滑落,我们都淋过一场名为青春的大雨。

《梦旅人》中卷毛坐在楼顶上吹风,看着一排排被风吹得飒飒作响的白色床单,捧着圣经思考的画面在精神病院中是如此的唯美纯净;可可在灯塔上开枪自尽,鲜血溅开在卷毛惊恐慌乱的脸上,倒下的那一刻黑色羽毛漫天飞舞化作翅膀,伴随着卷毛的哀嚎远处红色夕阳逆光下大海波光粼粼,画面震撼人心引来无尽的哀思,生命是如此的孤独脆弱。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野星戴着耳机沉迷于音乐,定格在绿色麦田里,晚风袭来,风卷着麦子的画面让人难以忘怀,大量高饱和度色彩,晃动镜头下光影模糊制造的朦胧状态尽展乡村的悠远美丽。

音乐的唯美

音乐可以表达用语言和行动都无法表达的情感,创造出令人心动的情绪氛围


音乐的使用对于奠定整部影片的主基调和影像风格,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岩井俊二导演的影片中的音乐不仅营造了氛围,还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燕尾蝶》中的音乐气势恢宏,将摇滚、爵士、交响乐等多种音乐融合,主人公固力果的原声少女感十足又伴随着些许沙哑的嗓音纯净又饱含忧伤,承载着少年的的心思,令人着迷。

《情书》里钢琴和大提琴声纯净、美好,营造浪漫和淡淡的哀伤之情,如剧中主人公内心的情感一样纯粹。片头,大雪纷飞,博子躺在雪地中突然起身,沿着山路向下,His Smile》音乐声缓缓响起。镜头里博子的身影越来越小,音乐的情绪越来越浓,路仿佛永无尽头,犹如那个一直存在心里的“藤井树”。博子第一次收到女藤井的信时,钢琴独奏体现了博子内心的好奇和诧异,轻轻吹动的风,过往的一切仿佛昨天历历在目。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贯穿始终的Arabesque,对片中两位少女形象的表现《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自己和自己的对白《月光》、希望与现实的交错《白日梦》等等,印象派的德彪西音乐的使用给这部电影笼上了一层迷蒙的色彩。其中有一幕,莲见在办公室被母亲责骂和喜欢的人久野在音乐教室弹奏的钢琴声的交叠,镜头前的莲见没有一丝悲伤,心绪都飞向了充满冀希的音乐教室。

《四月物语》的配乐也大多都是钢琴曲或女生独奏,旋律简单的钢琴曲是女主亲自演奏,甚至有弹错音的地方,但都被保留了下来,增加了卯月青涩生疏的感觉。影片开头音乐从卯月把手放在电车车窗上开始的,钢琴独奏的基调轻柔温和仿佛渐渐行驶的电车一样自然、润物细无声。卯月在大雨中遇见心上人时戛然而止的钢琴声、紧张的气氛将每一位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告白后在吉他和优美的笛声中卯月幸福的奔跑,烘托出少女单纯的暗恋思绪,引起观众共鸣,观影者的嘴角无不上扬。


 

徐朝霞: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特征

二、极致残酷的青春物语

故事的些许遗憾

在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里,大多数人的青春是青春是短暂充满遗憾、美好又向往的。无论是《情书》还是《四月物语》亦或者是《你好,之华》,主人公对爱都是年少时藏在心底,难以开口。这种挥不掉的爱恋、抹不去的回忆都带着遗憾结局,伴随着青春的气息在心底慢慢沉淀。

同样,也有一群人的青春是残酷的,灰暗还掺杂着血色他们沦为他人青春的牺牲品。《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美好田园生活背后隐藏着校园霸凌,家庭的巨变和父母的漠视,莉莉周痛苦地成长着;《燕尾蝶》里充满市井气息,人人金钱至上、精神麻木,人们在梦想与金钱的抉择中被社会同化,在成长的过程中沦为泡影,这不仅仅是固力果和凤尾的青春,也是整个社会的生活常态;《梦旅人》中的可可、卷毛和小悟走通过围墙出精神病院的狭小空间,看到外面的美景却不被世人所接纳,社会的冷漠和畸形让他们期待末日降临,最终得到救赎。

画面的视觉冲击

岩井俊二导演总是用唯美的色彩和画面来展现青春的残酷和压抑,这无疑是对青春的讽刺。

《燕尾蝶》飞鸿在监狱里快要死去的一场戏,飞鸿被打后头晕目眩的主观镜头,画面先闪过一片漆黑,然后是透过监狱铁栏杆看到一段血迹斑斑的枕头,飞鸿在黑暗里面喃喃“好痛……我迟早要杀了他……”(中文);然后画面再一黑,镜头切回到他第一次被释放在街上狂奔的镜头,他忽然回头,看到了什么停了下来,这时画面定格在一张吊起的广告牌上,飞鸿身后是一条无人的马路,通向不可知的远方……强烈的对比,伤感的画面撕扯着观众的心;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诗织的死亡的场景:艳阳下,诗织望着湛蓝天空中迎风飞舞的红色风筝,以飞翔的姿势拥抱大地,挂满小饰品的手机在空中随风飘动,逆光下的建筑仿佛灯塔带着彩虹光圈,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唯美的画面更加令人动容

《梦旅人》可可不愿意被父母抛弃来到可怕的精神病医院而挣扎的镜头,几张过于夸张的笑脸在晃动中显得分外可怕,镜头的晃动体现了精神病医院给人的不安全感和“变态”;小悟掉下围墙摔断了脖子,断了胳膊却仍然在奔跑,明明是走向死亡却看起来是舞动翅膀的雄鹰的画面讽刺了青春的残酷。

音乐的对比烘托

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正和谐是对立统一。”“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岩井俊二导演擅长使用声画对位的表达方式,将悲伤与欢乐、过去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达到强烈而深刻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梦旅人》“小悟之死”的片段中,背景音乐悠扬轻快,穿插着小悟折断脖子清脆的“咔嚓”声以及沉重急促的呼吸声,轻快的音乐与死亡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阳子被强暴的场景,镜头是疯狂的晃动,如此令人揪心的画面背景音乐却是一段抒情的钢琴曲,阳子的嘶喊消融在这钢琴曲中。这种对比让画面显得格外讽刺、苍凉,引人深思。

大社会环境的展现

90年代后期崛起的岩井俊二、河濑直美、是枝裕和、青山真治等,拥有共同的影像特征: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审视历史,反观现实。他们所捕捉的并非国家、民族意义上的宏观历史,而是属于个体命运的生存与死亡、隔绝与交流的历史。岩井俊二导演的电影通过边缘人物的“青春”经历还原了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环境下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和反叛姿态。

《燕尾蝶》揭示了当时日本拜金主义的泛滥、道德的沦丧,影片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围绕金钱展开的。像固力果、凤蝶的妈妈等只能出卖自己的肉体赚钱。影片开头凤蝶妈妈的死亡暗示了成为金钱奴隶的下场。影片里为了争夺一盒内藏数位资料可以欺骗取款机线路的磁带,众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争斗,出现了哥哥派手下杀死亲妹妹的场景。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揭露了当时日本文化的缺失,当我们被压迫和痛苦笼罩时,除了顺从其实很自然地还会有一条路—老师和家长,他们是成人世界里的看护者有责任和义务去制止那些施暴者。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星野变得恶意满满,本性善良、盲目顺从的莲见杀了人。影片里家长对孩子关爱太少、了解太少,老师也变得懦弱不堪,如当星野要退学时,小山内老师在教室里询问同学们情况,同学在公开场合的缄默实属常态,但她看到对自己侮辱的画像以及“处决两个大字和旁边星野不屑一顾的神态时,她也选择了隐忍。


徐朝霞: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电影的美学特征

三、唯美与残酷融为一体

岩井俊二导演在一次出席上海电影节时说:“我喜欢在一部作品中彻底极端,无论是唯美还是其它方面。”他的影片要么极致唯美、要么极致残酷,同样他也将极致的唯美与残酷融为一体。

岩井俊二导演的影片虽然充斥着遗憾与残缺,但爱与希望却始终存在。《情书》里博子对男藤井执着的爱,男藤井少年对女藤井的暗恋,以及最后博子在雪地里呼喊“你好吗?我很好。”的释怀;《四月物语》中的内向胆小的卯月为了喜欢的男生逐渐成长最终考上大学。《燕尾蝶》里找到了现在越来越难找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姐姐对妹妹(古力果对女孩),父亲对儿子(渡部笃郎和两个男孩),情人之间的相互扶持(飞鸿和古力果),残酷社会下人们的相互取暖(邻居们),从一而终的信任和帮助(风尾对古力果)等。《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莉莉周的音乐对星野灵魂的救赎,阳子强暴的场景,岩井俊二运用了主视镜头:少年手中的录像机。画面模糊,只能看见阳子被压住的手、飘散的棉絮、晃动的天花板以及晃动的光斑都是唯美画面与残酷事实相结合,更加体现了青春的迷茫与急促不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