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
(2018-06-28 08:34:51)分类: 教学论文 |
如何做好学校的教研工作
宁县一中 杨拴运
2017年3月我校组建了学校教研室。根据我校教学教研情况以及省市级教育部门教研活动的安排,教研室相继展开了学校的教研活动。一年多来,教研室在学校的领导下,教研各项工作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取得一定成果,教师参与教研积极性日益高涨。
下面将我校从2017年到现在,教研活动的一些做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与各位领导和同仁进行交流,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学校教研工作,来促进我县教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县教育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一、我校教研活动的一些做法
1、利用省级课题申报活动,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017年3月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培训会结束后,教研室及时根据培训内容整理材料,在当周星期三的教研组活动时间就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省级课题立项培训会。培训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有哪些好处,通过展示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分析教师职称评审的突破口,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教研活动,来提高个人教学教研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通过培训,我校教师申报省级课题的积极性高涨,在4月份共申报省级课题21项,占全县申报项目的一半,2017年8月份我校获批省级立项课题9项,其中省级重点课题一项,是我县2017年省级课题立项最多的一所学校。2018年省级课题的申报,好多老师都蓄势待发。
2、 利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
在申报省级课题的热潮未退去的时候,2017年又迎来了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学校采用教研组推荐和教师个人申报的方式,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视频课的录制,我校在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注册参与活动人数达到180多人,上传视频课30节,其中我校教师获省优课一等奖2人,省优课二等奖4人,市级优课15人。
3、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带动学科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宁县教体局给我校颁发的杨拴运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7人,工作室在组长杨拴运的带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学科实际,聚焦高中数学课堂,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为研究形式,塑造工作室成员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培育工作室成员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熟练掌握撰写教学案例及反思的能力;以指导青年教师为抓手,发挥工作室成员在教学及研究上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激发工作室成员自身潜力为目的,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工作室成员团结合作,在2017年创造了较好的成绩。
在甘肃省教科所和甘肃省教育学会组织的甘肃省第二届中小学优秀教学方法(模式)评奖活动中,教学模式《学案式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省级一等奖。在甘肃省教科所、甘肃省教育学会、甘肃省数学教育研究会组织的2017年度甘肃省第二届“创新杯”中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文本比赛活动中,工作室成员1人获省级二等奖,4人获省级三等奖。在甘肃省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工作室成员1人获省级优课一等奖,1人获省级优课二等奖,3人获市级优课。工作室立项一项省级课题,课题组论文《激发农村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行动研究》获省级一等奖。在2017年全市高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工作室成员郝丽娟获市级二等奖。以激发工作室成员自身潜力为目的,积极参加各级示范课展示或教学评奖活动。在举办的宁县一中第四届数学教学论坛活动中,工作室成员成员4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4、通过校内开展教学论坛活动,指导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
为了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分享和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研室联合学校教务处,在2017年和2018年4月分别在学校举行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教学论坛,采取教研组推荐和个人申报的方式,先后由33位老师进行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交流,并请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了点评。教研室就如何书写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如何书写教学反思、如何书写教研论文、如何进行教学研究给予了指导。
5、关注甘肃省教育厅和甘肃省教科所网站、庆阳市教育信息网、和宁县教育信息群动态,及时传达上级教研信息和教学交流、各种教学竞赛、论文评奖等活动的文件精神,积极动员和组织老师参与各种活动。
2017年在省教科所组织的论文、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体育录像课、优秀教学方法(模式)评奖等活动中获省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在甘肃省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课件评选活动中,有62人次分别获得省级一二等奖;组织老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中国好教师”公益活动的优秀育人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我校提交16篇育人案例。
6、针对学校教学教研的需要作专题讲座。
2017年教研室组织了高一数学、英语学科学习方法讲座;省级课题立项培训会;我校省级立项9项课题的开题报告会;《高考内容改革与考试评价分析方法简介》讲座;班主任高考励志培训会。
7、 通过举行公开课、示范课,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017年两学期分别举行了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体育,六个学科9人次公开示范课,其中语文、数学、体育三位老师参加庆阳市高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
8、 创建教学特色示范学校,督促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根据宁教发〔2017〕94号关于印发《宁县中小学创新管理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方案》的通知,我校申报了“教学特色示范学校”,初步设想从深化我校研究成果《学案式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集体备课、每学期备课组打造一节精品示范课三方面抓起,创建我校的教学特色。
学校针对创建方案,专门组织老师学习了《学案式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狠抓集体备课。要求备课组开展“微型教研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要做到“一个结合”——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两个发挥”——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三个统一”——统一习题,统一测试,统一评讲;“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要以抓备课环节为示范,形成教学“五认真”可操作、易评价的明确要求。要求备课组对作业做到“二不一补”:教师不预先做,未经筛选的现成习题不允许布置给学生;估计80%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不统一布置;估计80%学生会做的题目也不统一布置,可以采取分层布置作业;对于作业中反映出来的普遍问题,要有补偿性措施。同时要求每周备课组向教研室缴纳一份本周的学案设计。
9、 抓常规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抓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培训,进一步明确职责,提高教研组备课组贯彻学校工作要求和实施主动发展的水平。(2)抓听评课质量。听课点名制,参加教研组活动的点名制。举行各种层次的公开课、研讨课,确定研究主题,将评课的主评人落实到人头,进行“真听课、真交流”,严禁只听不评的现象。一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二要专心听课;三要客观评课。(3)抓课堂研究。第一,要研究真问题;第二要问题真研究。本学期将开展评选优秀研究报告、案例、教学故事和研究论文,并在学校教研室博客上展示,供全校评读。
10、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教育智慧。
学校教研室建立了“宁县一中教研室”网易博客和“杨拴运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新浪博客,积极开展网络在线互动式研讨,为教研室网页提供动态的教育教学信息、教育教学资源。要求教研室成员和工作室成员每月至少给教研室提供一篇教学心得体会文章(读书心得、教学随笔)、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落实专人定期更新网页内容。同时将学校各种教研活动上传宁县一中教研室博客,使博客成为展示我校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与外界进行交流的窗口,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编写了我校第27期《教研天地》杂志,将我校教研活动照片,教师的优秀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研究、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等内容编辑其中,对教师间教学交流,校际间教学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学期正在筹划编写第28期《教研天地》杂志。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指导缺乏。领导、教师工作教学任务重,理论学习时间不足,理论充电和理性思考的时空不够,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与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能将教育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去深刻认识与深入研究。
2、高中部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较少,建议教育局对学校教研室成员提供一些培训,学习外地优秀的教研方法,拓展我县教师的教研视野,提高我县教师的教研水平。
3、学校教研室人员不足,平时多数精力放在上级教研活动精神的传达上,走进课堂,研究教法、学情的时间太少。
4、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还不高,教研室派给教研员的教研任务有些只是应付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