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有条玻璃覆盖的千年古道,是广州城池的原点,人多景点免费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时尚文化 |
分类: 说走就走的旅行 |
广州市中心区的“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广州城的位置。在秦、汉时期,广州城曾称为“番禺城”,是因为城内有“番山”和“禺山”两座小山。南汉时期因扩大广州城区番山被凿平。禹山在唐末(公元907年)再次开拓城区时被凿平。 北京路一带自古至今,都是广州城内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区。
2002年7月初,北京路步行街在进行路面开挖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砂岩石条与古城墙砖。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挖掘,掘出了自南汉以来共五朝11层的路面和宋代拱北楼基址。越秀区有关部门在征询各方意见后,决定用玻璃钢罩覆盖其上向市民展示。2008年1月,整饰后的“千年古道遗址”正式开放,关键是此千年古道参观无门票。
下图:北京路南口的景观造型-铜壶滴漏。铜壶滴漏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原存放在广州古城拱北门城楼上(位置就在今天的北京步行街千年古楼遗址处)为百姓报时的铜壶滴漏,是元代元祐三年(公元1316年),广州冶铸工人冼运行等人铸造的。1919年拆除广州城墙、开辟马路时,将铜壶滴漏移至越秀山镇海楼存放。
广州千年古道在北京步行商业街的中间地带,北起中山五路,向南约100米。路面距地表深约1.8米,上面为架空钢结构的纵横向工字钢梁,满铺玻璃板,并设夜间观赏照明灯具,将古道原貌辉映的纤毫毕现,让游人一览无余。
古道四周摆设高度仅半米的花栏作为防护,既可以防止游人踩踏玻璃板造成污染,又方便人们透过玻璃,近距离俯瞰千年古道,感受广州城千年来历史的沧桑。
千年古楼遗址
2002年夏,在北京路步行街发现古楼遗迹。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考证,该处为宋、明、清三个历史时期层层叠压的门楼遗址。其遗存有宋代的门楼西门洞砖铺路面及石门槛,该处距地表深约1.8米处已见山岗的生土,表明这里曾是山岗地段。
下图中部高出砖铺路面的部分,是明代门洞路面,周围的路面为宋代门洞路面。
下图是北京路步行街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游人如织。
北京路步行街中心的“千年古道”,自2002年发掘出来后,已被广州市政府进行了专门保护。在晚上来步行街购物,顺便欣赏这处古迹,比白昼时观看的效果更好。看,在柔和的背景灯照耀下,古道的原貌完美展现,一砖一石清晰可辨。
下图为明代路面
看着这斑驳的历史遗迹,我仿佛看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这里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街景;似乎听到了这里高声喧哗、人声鼎沸的热闹。
亲爱的小伙伴,如果你想了解广州2000多年悠久历史,如果你想了解广府文化的同时,又想去购物逛街,不妨去北京路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