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碉楼不用去开平,就在广州花山小镇,藏着47座古老的民国碉楼

(2019-10-08 20:14:53)
标签:

历史

旅游

情感

时尚

文化

分类: 说走就走的旅行

随着几年前的电影【让子弹飞】在全国各地热映,里面的场景就是在开平碉楼群取景的。那个时候一谈到“让子弹飞”,人们就会想到开平的碉楼。

可是,身在广州的我们想去看碉楼,往往都要驱车3小时,才能看到碉楼。如今,看碉楼就不用去开平了,就在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洛场村,一共有47座民国碉楼,每一座都是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洛场村的雕楼,绝大部分建于1920年-1940年。当年有不少村民到美洲当苦力,衣锦还乡后兴建这些独栋楼房,娶妻生儿。这是一个古村镇……这里是旅外华侨之根……光这村子就有47座雕楼……主要作用不是防盗,而是安居。

洛场村口门楼。第一座碉楼是一间私塾~~广州人叫“卜卜斋“。

碉楼变食肆

古老大屋破落了……从残墙仍能看出“大青砖,七顺一横“的建筑规格豪气尚存。

洛场村雕楼的特色,建筑风格有用美洲建筑的特色,融合本地工匠的手艺。与开平碉楼相比,防御性较低,但生活气息更浓厚。

如果跟老一辈广东人提起“卖猪仔” ,他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偷渡、离乡、劳工血泪史等辛酸记忆。这个词确实是苦难的、贬义的,不过它也有褒义的一面:在檀香山成功掘金的广州花都人衣锦还乡,留下了七十多座民国碉楼。

在花山镇洛场村,有47座极具特色的民国碉楼。与具有防御功能的开平碉楼相比,洛场村碉楼大部分前庭后院,风格精致,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在树影斑驳的碉楼前,能想象出当年华侨子孙嬉戏玩耍的场景。

到花都花山镇洛场村,很容易会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像是回到了民国初年的上海,老建筑和新建筑交织着。村子里古老碉楼、青砖老屋以及现代小洋楼,三者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但又毫无违和感。

我第一次到村里的时候,感觉那些民国碉楼很像一个个谜团,它们个性张扬,看上去没有章法可依,完全颠覆了我对碉楼过往的固有印象:比如开平碉楼,它们高而孤绝,一看就充满不安全感。

可是洛场村的碉楼似乎是一个矛盾体,它们高但不孤绝,即便如今人去楼空依然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蓝花楹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高了,树影斑驳。站在庭院里,还能想象当年华侨的子孙们在这里玩笑嬉戏。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东部的花山小镇

交通:广州地铁2号线嘉禾望岗站转公交车711路到洛场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