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生的轨迹,从来都不是直的,有点弯曲甚至迂回都是必然的。磕磕碰碰的岁月,我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也不知泪水把幸福模糊成什么样了。
更多的时候,总是认为人生就是一个黑白渐变的过程,有喜有乐,有哀也有愁。当然了,这黑色就代表哀愁,而白色呢,就是喜乐,当黑色变成白色时,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距离,它却是一片灰色地带。我不知道,在黑白渐变时的灰色地带,是否插入了一段我最丰满的梦想?是否会让我一直写,一直写着疼痛和走心的文字,然后附上一些真实而动人的远方旅行图片,让梦想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路上走着。这灰色,有努力,汗水,有喜悦,还有艰辛。

01
这几天一直在读一本书,叫【死在路上也不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是香港中文大学一个叫周榕榕的女生写的,很走心的一本书。当然了,今天写篇文章不是来给她推荐的,因为论人气和名声,我连她九牛一毛都不如。只是书中的灵魂和她的毅力,在我看完这本书合上它的时候,在心底突然萌发一种冲动,骑着单车独游川藏线。
这刚好与我的梦想不谋而合,只是,我现在还放不下我朝八晚五的工作,放不下我所有收入的一部分,我的经济不允许,我的家庭不允许,我也没有更多的时间。
说的直白点,我还没有周榕榕的那种勇气和心理准备,真的,还没有“死在路上也不错”的心理准备!
还没有“流浪时千万不要背吉他,但回程时,手里一定要带上什么花”心理准备,我想,旅行应该是浪漫而温馨的吧,如果带上一把吉他,边弹边唱,那不是锦上添花吗?可是,这不是海子的“我有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从明天起,关心蔬菜和粮食”。
起初,我以为这本书是最近流行的“小步文化”旅游系列,等我看到一半时,其实不然。
这本书讲述的不仅是一段旅程,更在于是一段经历,一段历经生死的经历。我的情绪一直跟着作者的旅程而更迭起伏,作者的语言很平实,很难想象出一个年轻的女孩,骑着她的单车伯爵去西藏的冒险经历,就这样被她娓娓道来。多少天之后,她不在计算自己没有洗澡的天数,不再在意指甲周边的黑垢,也不再介意房间里没有有洗手间。渐渐地她更在意的是“活着的本身:有食物吃、有地方过夜、身体不冷、呼吸顺畅、没有疼痛,活着真好。

02
我想,我们所有的旅行都应该与流浪挂钩吧?车站是一站站的换,车票也是一张张的换。
我们流浪的征途里,多多少少都会有风雨,如果是一帆风顺,那还叫什么流浪,那还叫什么人生?
当然了,在流浪这剂良药苦口里,自然少不了亲情,爱情,他们在里面纠结,徘徊,苦闷,憧憬和患得患失……谱成人生一道道风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坚持。生容易,但活确实不易。
还记得在那个不舍而喜悦的日子,我打点好自己的行李,拖着沉重的拉杆箱,披星戴月走过一段泥泞的乡间小路,迎着那清新花香扑鼻的春风,挤进镇上最早一班,去汉口火车站的汽车,然后去深圳。
看着爸爸站在车后,在晨风中摇着那布满了皱纹的手,久久不肯离去。我从车窗探出头,哽咽了一句: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到深圳后我会给你打电话,回去吧!
车一站一站的停,人一群又一群汹涌而上,毕竟,这是最早一班通往省城的汽车,所以人就特多。
看着那一个个脸上或喜悦,或忧虑的男女,都在忙忙碌碌整理着自己的行李,往货架上放。我挪了挪身体,把自己安顿在靠近车窗的座位上,摸出爸爸给我刚买的,热气腾腾的肉饼,和着那车内嘈杂的声音,一口一口的咬着。
说实在的,除了爸爸那寒风中的身影,让我辛酸得哽咽以外。其次,更多的,心里还是暖暖的,因为,在那人才济济的深圳,有我的梦,我的心中所想,有我的面包,有我的奶酪,有我一砖一瓦的梦想!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天边刚露出鱼肚白时,汽车缓缓驶入火车站。看看时间,离火车离站还差半个钟。
刚到深圳,看着那钢筋水泥灌注的楼房一层高过一层,我想,年少轻狂的我,还可以站在这,全中国都渲染它敢为人先的前沿阵地,来求活。心中不禁暗暗窃喜,因为我敢,在举目无亲的深圳,我敢闯敢拼,来寻我的梦。

03
喜欢漂泊,喜欢一个人拖着拉杆箱,行走在繁华的都市和落漠的城镇之间,却是我生活中早已挣脱不掉,铁一般的事实。无助的时候,仰望天空,看看头顶飞过的小小,原来,天空的小小跟我也一样,四处漂泊着流浪。不同的,是它在天上飞,而我在地上行走。
通过多年的努力,却让我有空闲的时间,喘息着重新审视年少的想法,那渴望在都市生存的当初目标,是不是太卑微,太可怜了,可怜得让我不愿启齿。
也许因为年龄大了,不再轻易感动。但当我看儿时的玩伴,沦落到了烧烤的地摊;当我每次加班,吃着没煮熟的泡面,然后我感觉到连自己都养不起,又怎么能养一个家?
我封存了我的记忆,重新回到冷静;当我每次喝醉,可是谁能把我喊醒;我对命运的安排,总是无条件接受;就像一个被鸡蛋击碎的石头。
我看到很多人都为了生活,放弃了梦。蜗居 ,麻木,空虚,或者心里只剩下痛,忙碌的工作让我没有时间停留。
那些年,我们经过毕业,经过失恋,经过了工作,几个追梦男孩在唱着悲伤的歌。
他每天跟人说的,都是夜里温习的甜言蜜语;他放下了尊严献媚,只为得到领导的提拔;他省吃俭用的存款,依旧赶不了上涨的房价;他每天回到出租房里,陪着影子说话;他想要一台时光机,回到儿时回忆;他想坐在那曾经仰慕天空的墙壁,黑板上模糊的字迹,墙角斑驳的楼梯,再次拿起照片的时候看的是那么仔细。
还记得当时的歌声,全部充满了青春张扬。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诱惑却又是很物质。
连那风花雪月的环境,却满足不了靓男靓女拍拖的需求,她们总是呢喃呢喃私语,非要效仿韩剧里的场景,对着流星一句一句“我爱你,你爱我吗”,反反复复的问,一路浪漫的走来。
这终归,终归不是我心中的所想,只是年少的盲目向往。所以,通过时间,慢慢成长,这点点诱惑,却被我抵制了。因为,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我想,我亲爱的友友,大多有一个梦,或许,象我一样,喜欢在网上写文。
喜爱上网的朋友,并不全部都是来舞文弄墨的。但是他们,也包括我,确实把网络当作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K歌,开直播,写网文,都只是一种刷存在感的表现,是一种纯粹的喜欢,没有理由,没有对错。就象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菜肴一样,没有人会说,你喜欢白菜萝卜,就是错;她喜欢鱼肉,就是她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