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含笑孤烟直
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里,头发和眉毛已经被风霜粘成雪白,脸蛋通红,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身后的同学看着他的“冰花”造型大笑。
当我看到网上这张被疯狂转载的照片,也忍不住呵呵笑出了声,当我继续往下看内容时,心里就开始隐隐发痛了。
经记者核实,“冰花”男孩系云南昭通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他的家离学校有4.5公里的路程,平常走路上学需要一个半小时,当天气温为零下九度,“冰花男孩”冒着冰霜赶到教室时,头上和眉毛已被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白的风霜。
而这张照片是他们班主任拍下来,然后发给校长,校长发到网上后并被全国各地的网友疯狂转发,走红网络。
虽然这件事已过去了5天,但在网络上震撼了一个又一个脆弱的心灵,引起热议。网友纷纷留言鼓励这位“冰花”男孩——
@Hedgehog-茜:孩子,你吃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
@qwedfgvbn123098:努力读书,改变命运。
@人民u6KUJ:为人父母的人,看着好心疼。
@肉山小魔王:零下九度,穿的这么单薄,还饿着肚子去上学,心疼,想做点什么。
@照亮来时的路:挺有同感的。学习这条路不容易,想起自己高中时每天早上4点起床,6点天还没有亮就赶到了学校,大门还没有开,看着地上蒸腾的晨气,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对得起父母,一定要加油!
网友打不死的小怪兽:我也是云南文山的,小时候上学也有同〞冰花〞男孩一样的遭遇,且当时我还是光着脚丫的,所以我感同深受那种凛冽的风雪对身体造成刺骨的痛。在此我特为小男孩加油!加油!再加油!我相信将来我们云南会变好的,也会有校车接送的。
春节将至、寒冬来临。XXX团体想青少年之所想,急青少年之所急,面向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倡议启动“青春暖冬行动”,为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留守儿童送去社会一片温暖……
我想,他们是不是在蹭网红“冰花男孩”的热点,你迟不倡议早不倡议,偏偏在冰花男孩上了电视上了央视,你就来倡议了。就如我昨天在时评里看到一篇“扶贫干部下乡发救济被大妈轰出家门”的博文,如出一辙的雷同,作秀。至于其他,我不想说,因为一出口,就会被当作敏感词,文章也发表不了。
据转山包小学校长说,其实象“冰花男孩”一样走读,甚至比他走的时间更长的学生大有人在,他们走路上学的时间从10分钟到2个多小时不等,现在学校还没学生宿舍,冬天没有取暖设施,学生到校后早餐和中餐也比较简单,饼干和稀饭。校长说,他们也没办法,大山里太穷了。

从网上看到转山包小学校长那段话,又让我的思维一下子跳跃到四川凉山州那个叫阿土列尔的“悬崖村”,这个村坐落在海拔1600米高山上,从山底小学到山顶村庄海拔落差近1000米。村民走向外面世界,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越过13级218步藤(钢)梯。孩子们每天上学都要爬这个13级的藤梯,如果碰到雨雪天气那就更难了,有时天气恶劣时,悬崖村的村民就不敢外出,怕上下藤梯时脚底一滑,落入山下粉身碎骨,因为此藤梯是悬崖村通向外界的唯一途径……
悬崖村的小孩跟我今天时评的“冰花男孩”都有着相似的愿望,正如澎湃新闻的记者问冰花男孩,有什么愿望时,他眨了眨眼睛说,我想去北京,去北京看一看与我同龄的学生是怎么样读书的?
那么,你除了这个愿望还有其他的吗?
冰花男孩呵呵的笑了一声说,快过年了,我想住新房,搬出这个土坯房。
随后,记者又随冰花男孩重走上学路,学生途中跪地喝溪水。
写到这里,真的,我的心里无比地沉重。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