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日关系的本质

(2025-05-06 12:16:34)
标签:

文化

军事

分类: 政治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美日关系的本质。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物都可以分为:现象与本质两种属性。有些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相一致,有些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并不一致。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

比如:

货币的表面是财富,但是它的本质是交易媒介,是商品交易的结算工具。有钱甚至有很多钱也未必就代表很富有。津巴布韦的货币面额是100万亿一张。他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有100万亿以上的财产,但是不等于他们很富有。

又比如:

劳斯莱斯表面上是财富的象征,能坐劳斯莱斯的都是很有钱的人,这是对的,但是劳斯莱斯的本质是交通工具。并不会因为它的价格变化而改变它是交通工具的本质。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也可以分为现象或者说表象与本质。

美国和日本是军事同盟国,这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也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观点:美国与日本的关系实际上是——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和日本是敌对关系。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航母大战——中途岛海战,就是美国和日本打的。另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使用核武器,也是美国打日本的时候发动的。

中途岛海战,因为美国的技术先进,截获了日本军方的电报,而提前知道了日本的兵力部署,先下手为强,打掉了日本在附近的两个岛屿,守岛的日军将领不敢上报而瞒报军情,再加上美军先发制人,最终以日本战败告终。

1945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名叫“小男孩”和“胖子”的原子弹,最终逼迫日本无条件投降。

请问,这样的两个国家是军事同盟国,不觉得很奇怪吗?

从二战之后,美国就一直有派驻军队在日本本土,名义上是在保卫日本,或者受协防日本,实际上是在控制日本。

我个人一直有一个观点:只要有战争的胜利就一定要有军事的占领。很显然,美国人也是这么想的。

在美国的长期控制下,现在的日本新生代,一出生,就认为自己和美国是同盟国,认为美国是在保护日本。甚至非常地崇拜美国,甚至有人称呼美国为“美国爸爸”。我只能说这确实是美国的成功和胜利。

美国,把自己的军队驻扎在日本岛内,还每年和日本收取高额保护费,完了还说自己是在保卫日本,还是日本的盟友。我想说的是:这种盟友太好当了,如果让中国来当中国也很乐意。我们也可以把军队驻扎在日本,每年向日本收取保护费,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是在保护日本,并且中日两国是牢不可破的坚定盟友。

请问这种盟友,谁当不得?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狗为人看门,还得自己花钱买骨头的;我也从未听说马为人到处奔波,还得自己花钱买草料的。

其实,美国在日本驻军,他们保护的是自己。保护日本,从何谈起呀?

美国捏造出来的假想敌是——中国。

这一点,中国确实有点冤枉。

中国什么时候说过要攻打日本、占领日本还是消灭日本。好像从来没有吧?

没错,中日之间确实有些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日本不承认侵略中国的历史。(这会引起“打嘴战”)。

2. 钓鱼岛的归属权。(这没必要用战争解决)。

日本不承认这段历史,确实不利于中日友好,确实会激发两国人民的矛盾,但这不是美国军队赖着不走的正当理由。

钓鱼岛只是“巴掌大”的弹丸之地,退潮的时候勉强算是岛,涨潮的时候,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两国打得不可开交。到底对谁有好处?

美国到处散播中国威胁论,其用心显而易见。

有些日本人会担心,中国人会认为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会认为日本是中国的领土,所以,一直把中国当成假想敌。

中国从来都没有这么说过。

日本人的基因主要含有:绳文人、弥生人和古坟人的血统。其中的古坟人基因与中国汉族人基因接近,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日本人不算中国人的后代。秦始皇派徐福出海找长生不老药,徐福带着400名童男童女和劳动工具和农作物的种子一去不回,有可能是到了日本,并且和日本的原住民混血形成了后代的日本人,这只是可能,就算是,也不等于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只能说是部分基因接近。

中日两国在历史上也没有兼并、统一和隶属关系。这一点,我们中国人非常清楚。不知道日本人的担心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从美国人的臆造那里来的吧。

既然中国没有攻占日本的意图,那么美国在防卫谁?或者说美国在为谁防卫?

事实上是日本在帮美国防卫,我觉得应该是美国付保护费给日本人才对。

所以,我的结论:美日关系的本质是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现在的日本人都是在美国的控制下出生和成长的,所以他们不知道真相。当然美国也不会让他们知道。

                                  王小明

                                  20255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