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力的副作用

(2025-01-11 10:55:55)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政治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权力的副作用 》。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欲望,都在不停的活动,每个人的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自己的欲望呢?答案就是——追逐权力和财富。

然而,过度地追求权力是有“副作用”的。

历史上也有人,不追逐权力,主动放弃权力的追逐。比如:庄子。又比如:范蠡。

楚国曾经派了两个大夫去请庄子到楚国为官,庄子坐着钓鱼没理他们。等庄子钓完鱼,这两个大夫很客气地说:“我们的国君想拿楚国的事情来麻烦麻烦您”。庄子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活了三千岁,现在它被你们放到庙堂里面供奉,装在一个锦盒里面,用丝巾盖着,可是它死了。你们觉得,它是被你们放到庙堂里供奉好呢,还是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来爬去舒服?两个大夫都说:那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来爬去舒服。于是庄子说:你们可以回去了,我就是想做那只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来爬去乌龟。

庄子,认为:没用就是人生最大的用处。庄子不当官,所以,也在那个乱世活到了最后。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打败吴王夫差之后,急流勇退,主动辞官,迁居到齐国,齐王又请范蠡当国相,范蠡认为:当官当久了不安全。所以他拒绝了齐王的邀请,再次迁居的陶地,改名叫“陶朱公”,以经商为生,最终也平安活到了最后。而与范蠡一起辅佐越王的文仲却在越国打败吴国之后,被越王勾践赐死。

在乱世里面,权力追逐的最终获胜者只有一个,而其他的人都要为其付出惨痛的代价,包括生命。

与庄子和范蠡不同的人是孔子,一生东奔西走,周游列国,目的就是想当官,想要积极地入世,通过当官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孔子的学生子路,也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当官,好不容易在卫国混了个官当,结果卫国内乱,子路身卷期中,最后在一场厮杀中断送了性命。

当然子路想当官不算有错,但是身处乱世,追逐权力是要付出代价的。

商鞅为秦国变法,手里的权力非常大,得到了秦孝公的有力支持,但是变法的过程中得罪了太子,在太子继位之后,也就是秦惠文王掌权以后商鞅被执行“车裂”(既:用马车撕裂他的身体)。商鞅的变法成功了,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他本人却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和商鞅同时期的吴起在楚国变法,他的做法是废除“世卿世禄”的制度,让有能力的人当官而不是由官员家族世袭这个权利,他得罪和很多贵族。楚悼王死的早,吴起失去了有力的支持,他的变法没有成功。楚悼王死后,吴起被人用乱箭射死。吴起在他的最后关头选择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当时射到楚悼王身上的箭有七十几只。按楚国的法律规定,敢把箭射到国君身上是死罪,事后相关的人员也都被处死,被处死的有七十几人。但是,吴起救不了自己,全身被射满箭后也死了。

商鞅比吴起幸运,因为秦孝公活得比楚悼王要长,所以商鞅的变法有充分的时间。但是他们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些人属于没有做错事情却付出代价的。也即是说他们的首要目的可能不是追逐权力,却受到权力的“反噬”。还有一些则是属于纯粹为了追逐权力的。

比如秦二世胡亥,篡位坐了皇帝位,为了能坐稳这个位子,他不惜杀害了所有的兄弟姐妹。而他自己最后也被赵高逼死。

赵高逼死胡亥之后,是相当皇帝的。但是当他坐上龙椅之后(可能刚好发生地震),发现皇宫会摇动,他以为是上天不让他当皇帝,所以找来子婴,让子婴做秦王。子婴上任五天,杀死了赵高。赵高曾经权倾朝野,结果也是死于非命。

还有的,就属于权利争夺中输掉的一方,他们也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子婴上任46天,刘邦攻入咸阳,子婴“无力回天”,只好投降,最后死在项羽手里。

项羽,自己说的:“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今卒困于此,此天欲亡吾,非战之罪也。”项羽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结果输在韩信手里,乌江自刎,尸体被人分成五块用于领赏。

打败项羽的韩信,最后因为功高盖主,被吕雉,诱骗进长乐宫,在钟室内被射杀。

吕雉在刘邦死后独揽大权,把吕氏家族所有的人都封官加爵,但是吕氏家族在吕雉死后,被功臣派满门抄斩。

这就是残酷的权利斗争。也是权力带来的副作用。

就和做生意一样,收益越高的生意往往风险也越高,权力越大的位子要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怎么样才能避免残酷的权力斗争带来的“血腥”?

答案就是:制度的创新。

用有效的制度,来引导有序文明的竞争。

民主选举制度,也存在竞争,但是他是一种文明的竞争。前提是废除世袭制度。

其次,国家的权力要分开由不同的部门掌控。国会负责立法权,法院负责司法权,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负责行政权。避免权力集中落入到一个人手里,避免权力被垄断,国家被私有化成某一个人的财产。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没有制度的制约,必然会诞生腐败。上层的腐败会带动下层的效仿。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灭亡,往往与三个原因有关:

1. 政治的腐败。

2. 经济的衰退。

3. 外敌的入侵。

没有有效的制度的约束,必然会出现政治的腐败;政治的腐败一定会导致经济的衰退;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衰退就可能引来外敌的入侵。这三条同时出现两条,国家就危在旦夕了。

权力是有“副作用”的,过度的追求权力,是会遭到权力的“反噬”的,如果野心无限制的膨胀,最终必然是追求垄断权力和把国家私有化,野心继续膨胀,那就是追求世袭制度,想把权力无限期的传给自己的后代子孙。而这种无节制的野心的膨胀,不仅对个人是有害的,也对国家是有害的。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行稳致远,就必须走民主和法治的道路。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避免内心的“魔鬼”出来祸乱天下。

                                       王小明

                                       2025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