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有心收集秦书
(2023-08-05 23:24:50)
标签:
历史文化 |
在刘邦攻破咸阳之后,很多将士都争先恐后地到官府劫掠金银珠宝,只有萧何,到宰相和御史大夫的住所收集律令和图书。所以,后来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可以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势力强弱、百姓疾苦,大多得至萧何收集到的图书。
陕西宣曲任氏、秦朝兵败以后,很多人都收集金银珠宝,只有他们家大量的收储粮食,后来楚汉相争、荥阳不再适合耕种,一石粮食涨到一万钱,于是,很多人收集的珠宝又变成了任氏的财产。
这是《智囊全集·政略篇·见大卷》的两段故事。当所有的人都在抢着收集金银珠宝的时候,只有萧何在收集秦朝的律令和图书。所以等刘邦当皇帝的时候,萧何可以告诉刘邦很多刘邦不知道的事情,包括: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势力强弱、百姓疾苦。这个时候,萧何不当丞相谁来当更合适?等萧何当了丞相之后,还会缺乏金银珠宝吗?
陕西的任氏也是个聪明人,天下大乱的时候,到处都在打仗,粮食紧张,很多人有钱但是没有食物,这时候粮食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他在大家都争相收集钱财的时候,大量地收集粮食,等到大家没饭吃的时候,花重金向他购买,所以,别人辛辛苦苦收集的钱财,全部成为了任氏的财产。
这样的故事我也知道一个。
东汉末年,袁绍和曹操是发小,他们都是东汉权贵的子弟,所以从小认识。天下大乱的时候,袁绍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皇帝的玉玺,并且展示给曹操,还跟曹操说:他要夺取天下。曹操装傻,在他面前傻笑,说:“我不干,我不干”。后来汉献帝刘协落难的时候,曹操收留了汉献帝,并且继续奉他为皇帝。他们提出来的策略是——奉天子以令诸侯。后来,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歪曲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因为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在政治上就先赢一仗,他打别人叫——征讨逆贼,师出有名。这也是,刘备一个劲的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刘皇叔的原因。一个玉玺和一个皇帝哪个更加有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玉玺没了可以再刻,而皇帝不是随便想换就换的。玉玺只是一块石头,没有皇帝的同意,它什么也不是。
我之前还听过一件事情。有一个美国人,他的父亲死了,把遗产分成两份,他一份,他弟弟一份。他用这笔钱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他弟弟用这笔钱买了一辆汽车。多年以后他很富有,而他的弟弟很贫穷。
钱很重要,但是,钱就是货币,是一个国家的物质总量的代表。这个国家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他的货币就会增值;这个国家物质越来越匮乏,他的货币就会贬值。举例说明,比如:一个国家有一万吨黄金,他只发行了一万元的货币,那么他的一万元至少等同于这一万吨黄金;另一个国家只有一吨黄金,他也发行了一万元的货币,那么他的货币顶多只等于这一吨的黄金。也就是说前一个国家的货币的价值是后一个国家的货币的价值的一万倍。
《智囊全集》的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切只看钱,而应该看到金钱背后的价值。我们一定要留心,金钱背后,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