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赵国的灭亡

(2022-05-07 07:35:44)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历史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讨论的题目是——赵国的灭亡。

我们都知道,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有人总结了一句话来总结这个顺序:“喊赵薇出演齐秦”。秦国先灭韩国,因为韩国紧邻秦国,并且最为弱小。第二个灭的就是赵国。韩、赵、魏,本来都属于晋国,而晋国是秦国的邻国,根据秦国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所以,他必定是先灭离自己最近的国家。

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得到较大的提升,赵国成了军事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至少是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国家。

在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白起和王翦是秦国的将领,廉颇和李牧是赵国的将领。可见赵国也相当能打。

在历史上秦国和赵国打过不少战役,比如:阏与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其中,阏与之战是赵国获胜。可见当时的赵国是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而长平之战,是秦国获胜,并且歼灭赵国45万大军,从而使赵国的国力迅速衰退,也拉开了秦国和赵国之间实力的差距。邯郸之战,在联军的帮助下,秦国没有获胜,但是赵国元气大伤,对于秦灭赵国的大势已经基本无力回天了。

阏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9年。因为当时,秦国和赵国都互相控制着对方的几座城池,对于双方来说,都不便于管理。于是秦昭襄王便和赵惠文王提出双方交换自己手里的城池。赵惠文王答应了秦国的提议。于是秦国把原本属于赵国的土地还给了赵国,之后赵国反悔,决定不还秦国土地。这就引发了秦国攻打赵国,这场战役就是“阏与之战”。

秦国派胡阳攻打赵国,赵国派赵奢出战。赵奢带兵,在离开都城邯郸30里地的地方,就止步不前,开始修筑营垒,坚守不出。秦国派兵佯攻武安,引诱赵兵出战。赵奢下令严禁士兵出战武安。秦军又派间谍到赵军营中打探,赵奢假装不知道。连续28天,秦军以为赵军怯战,只想守住邯郸。趁着秦军不备,赵奢带兵,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离阏与50里地。秦军久攻阏与不下,又遇赵军援军,仓促应战。赵奢采纳军事许历的建议,派万人的军队,抢先占领北山的高地,居高临下,再加上阏与城内的守军出城配合,一举打败秦军。

大家注意,这时候的赵国是可以单独打败秦国的。也就是说,赵国当时的实力至少是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但是在长平之战以后,形式急转直下,赵国迅速走向衰败。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一场维持了5个月的战役。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场歼灭战。秦军歼灭赵军45士卒。

秦昭襄王,打下韩国的野王,从而使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彻底失去联系。韩恒惠王感到很惊恐,于是决定将上党郡献给秦国,并向秦国求和。上党郡的老百姓都不愿意做秦国人,纷纷逃到赵国。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将上党郡给秦国,让秦国进一步壮大。于是,他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让赵国和秦国相抗衡。

赵孝成王,问平阳君赵豹:可不可以接受上党郡?赵豹认为:“不可以接受上党郡,因为这样会引来秦国的攻打。”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赵胜。赵胜认为:“百万之军,连年征战,都打不下一座城,现在有人白送你17座城,不要白不要。”于是这就引发了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这场战役,就是我们说的“长平之战”。

秦国派王龁出战。赵国派廉颇应战。赵国的仗打得不太顺利,于是廉颇坚守不出。由于廉颇坚守不出,秦军的仗不好打了。于是秦国花千金派间谍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只守不攻,其实是向投降秦军。秦国并不怕廉颇,真正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国中了反间计,撤下了廉颇,换上赵括出战。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他的母亲极力反对赵括出战,但是赵王不听。

赵括上阵之后,马上改变了军队的制度,并且主动对秦军发起进攻。秦军偷偷的换上了名将白起,并且下令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白起领兵佯败,一直后退。赵括不断向前挺进。之后,白起派了一直两万五千人的军队,杀到赵军身后,断了赵军的退路。又派了一支五千的骑兵,隔断了赵括的前军和后军的联系。之后又派一支轻骑兵,断了赵军的粮草。使赵军断粮46天。赵军内部开始有士兵杀人分吃人肉。

赵括组织了4支部队进行突围,都没有成功。最后他亲自带领精锐部队进行突围,也没成功。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军向秦军投降。

白起认为:上党郡的百姓都不愿意做秦人,赵军又反复无常,于是一夜之间,坑杀赵军40万士卒。加上战场上歼灭的人数,总数达到45万之众。只留下240名未成年人,返回赵国报信。

有人认为:战国时期,赵国的人口大概在200万上下。男女各半,男人100万,老人12%,小孩12%,不备从军条件10%,官员及知识分子10%,剩下也就56万人。

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可能全都用于打仗,还要有人务农、务工、经商、教学等。所以,赵国一仗被歼灭45万军队,损失巨大,国力迅速走向衰退。也就奠定了他的败局。

今天的学习就分享到这里。

                                                                                 王小明

                                                                                 2022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