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不摇华育?冲不冲兰生?先听家长怎么讲?
(2024-04-01 23:02:32)本人小孩子2020年摇一代,现在是下学期接近尾声。回想这大半年的一哥学习生活,尤其是对于未来新中考政策下如何对应学习的问题,看了很多,想了很多,这是一个开放题目,没有唯一的答案。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这里可以和大家说一说、聊一聊、想一想。
首先,先说说摇号下的民办和公办吧。经历过了才有发言权。摇号其实是给公办提供了一个输送炮弹的机会。就是部分优生因为担心摇号不中而选择对口学校。所以六上公办的鸡血貌似不亚于民办。至少上半学期。公办学校也有超前教学的了
小学期间一直居中偏下。奥数,英语基本都在一对一的补。疫情期间充分利用长时间在家的机会,重点补习数学和英语。进入预初后,基本是出于中等水平。
摇一代的班上学生差异刚开始还是很大的,现在已经有部分的好转,但也有跟不上的。
01
总体想法
所有学生分三层,78班也不例外,我们分在了B班
因为摇号,以前所有的既定思维和路线和方法都受到了挑战。摇,或是不摇成为当季家长的一道难题。其实,小孩子能跑多远跳多高,最关键还是看自己。自身的努力和家长的扶持,是最关键的因素。做好做强自己,一切皆有可能,不管结果即可。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距离预初还有1个月就结束了,纵观摇一代,仅仅从小朋友班级的同学来看,大部分摇号的都是有备而来的,虽然也可能存在想来改变学校的。但是,学习氛围确实松中有紧,慢中有快,张弛有度。
02
老师与学校
主课老师的主动性印象深刻,尤其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每天晚上的一订二订催得很紧,周爽一般都当天出成绩。
好学校给我的整体印象,一个是快,要做的事能早就不晚;一个是细,学习上尽力地扣细节;一个是深,简单学点深化解题;还有一个是广,不论单科的广度还是多方位的素养培养。
上半学期家长会四次,有两次都开到了晚上10点多,我严重怀疑主课老师都是住校的。老师们家长会上明确说,小朋友有任何问题,欢迎直接找老师问,家长有任何问题,直接找老师咨询。老师欢迎问题多的学生,题目做不出来,老师直接电话过来解答;题目做了不够,老师可以给。说白了,只要你们学生有想法有要求,老师奉陪。
其实现在的小孩子基本素质都是差不多的,但如果有家长的远期规划和合理布局,以及做好后勤保障的话,不论是在哪里读初中,大方向总不会太差的。我们起步已经晚了,班级里很多牛蛙基本都是小学低年级就开始了。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所以规划一定要做的长远一点,再加上执行力和耐力,基本到小升初的时候都很像样了。我一直坚信,智商这东西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提高的,关键是要具备在分析判断前提下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和纠错,从而达到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当然,小升初的小孩子,思维上开始慢慢具备独立性,人也大了,知识也丰富了,不像小时候那么能骗了。初中开始学业一下子重了起来,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真的是缺一不可。我们现在每天7点到校,4点半放学,一天的课程排的满满当当。回到家以后作业也需要占据不少时间,还要留时间课外。每天的睡觉时间真是赶不上标准。但也没办法,初中这四年估计就这样了。据说公办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03
关于语文
说说语文吧。
积累是任何学科最主要的高分良药,语文更甚。好在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语境中,基本的读写只要稍微用心一点,应该问题不大。预初的语文,其实沿袭着小学的一贯思路,只要夯实课本上的内容,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测验考试成绩不会太差。而积累则是点点滴滴需要坚持才能有效果的。其实任何事贵在坚持,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就是坚持定律。
我们家小朋友小学时阅读量并不多,习惯没有养成,到了预初还是轻视阅读。好在华育的语文,教学上还是很有侧重点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每天的学习量不少,还有额外的知识点积累。一学期下来,总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这点其实有心的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把这事做起来,帮助孩子一起积累。预初的语文,基本只要该背默的都过关,问题都不大。
但是作文,确实是语文中的一个难点。写不好的孩子只会“东看看,西看看”,写的好的孩子记叙逻辑缜密,抒情描写俱佳。好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好同学的范文,以此来对比自己的文章,取长补短。这种更贴近更直接的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当然,作文方面我们还在不断摸索成长中。
我们现在针对阅读,除了督促小朋友尽量增加课外阅读同时,也采用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家长先读,然后利用碎片时间和小朋友交流。小朋友如果感兴趣了,就自然会去书本里找她想要的信息;如果没时间,至少大人说的小孩子能听进一点。潜移默化,和平演变的效果短期内看不出,长期的话应该会有效果。
04
关于英语
说说英语。
英语,学校的教育特色其实和其他学校也差不多,因为英语是大家一直都盯的比较紧,比较早的一门实力主课。
而且,英语的成绩和学习时长的关系特别明显,虽然每个人之间或许有点差异,但高手和低手之间,从每次胖爽的分数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么说吧,据说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有大概3倍左右的差距。大概哦,因为成绩是不公布的,小孩子应该只知道自己的分数,其他人的分数大概率是看到或听到的,还有可能误读。
老师的要求是听说读写背都要每天有,怎么可能呢?所以晚上只能尽量腾出时间来完成要求,能做多少是多少。
抄写作业不多,背默作业不少,高频且量大。至于胖爽,个人感觉难度确实较大,但最关键的是,一套等同于中考英语卷的量,胖爽的时间只有40分钟,这就需要小朋友对于知识点的熟悉度相当高,不然有可能做不完。
我看到有说小朋友初一初二会发生背了语文没时间背英语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况,我们预初有的时候就已经会碰到了。所以,作业的完成速度和正确率就显得极其重要。你要做的快,还要做的对。一旦做错了,就要一订二订,那都是时间呀。如果好学生每天订正只要10分钟,差学生要60分钟,那多出来的50分钟就可以学其他的,这一进一出的差距累计起来,堪比一个假期。
05
关于数学
个人觉得初二以前的数学能预先学一点那是最好的了。并不是说初二就不要先学,只是到初二开始,数学的难度层级应该会提高不少,有能力的尽可以提前学起来,这个是非常有帮助的。
预初的数学承上启下,基础打扎实了对于今后的成绩帮助很大。
以我们的经验教训来看,首先就是要练习计算的准确率和时长。我觉得强大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要一直影响到高考。我们现在课外的做题基本都会记录计算时间,用来衡量对题目和知识点的把握度。
其次就是对于题目的练习一定是扎实基础后,适当增加难度,一旦难度达到一定时间内不能解答出的话,最好是先放弃,不用一味的追求难度。这个其实在每次测验考试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压轴题如果感觉没思路,还不如抓牢前面的基础题。
还有就是每次的批改的卷子拿到后,一定要先有个分析,哪些是明明送分的题却拱手相让。我们一般每次都可以抓出几分的没任何理由错,但是还是错的题目失分。在这个基础上,先要看失分的原因,分析有结果脑子才会有印象,然后有时间就可以多次练习,加强大脑记忆。
会而错和不会而错,应对的方法可以有不同。做不来题目失分可以理解,做得来的题目失分就是你的不是了。
图片
华育的数学题坑多且刁钻,很多答案都不是很舒服的数字,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小孩子对题目正确性的判断,所以需要培养缜密思维的思考模式,有的时候带着一点阴谋论的概念来看题,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其实,刷题并不是提高数学的好方法,但是如果能有效的刷题,以此来逐步提高数感和逻辑思路,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前,该刷的还得刷。
06
关于作业
老师要求的作业肯定是要完成的,除此之外的要求是能尽量多听说读写。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做多少,就看每个孩子的效率了。上学期一开始,是有不少学生抱怨说晚上作业做到很晚,但一段时间适应下来,大家也都能接受了。我们现在都是在学校尽可能的多做掉点回家作业。然后减少作业错误,减少订正,就能有更多时间来提高了。
07
关于生活
我们是租房,距离学校5分钟车程。
如果你们距离学校较远又不方便租房的话,那校车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上了车就不算迟到了。学校风纪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最好是不要迟到。
因为现在基本规定预初是7点15分前到校,所以一般小朋友都是6点要起床了。
磨蹭这个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想办法改正了。小朋友动作慢,早上时间很宝贵,确实一开始蛮累的。我们到现在都是这个样子,无解,只能慢慢调教。
一哥在时间管理上还是很厉害的,大多数小孩子经过锻炼以后一般都可以适应学校的这种作风。
08
常见问题
问题:现在年级里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小姑娘适合读这个学校吗?
回答:男生稍微多一点吧,成绩的话不会有这样的统计,个人觉得现在女孩子的成绩还是蛮出挑的,初一开始如何就不知道了,初二是关键时期,也是拉差距的时候
。
我们读下来觉得蛮适合的,学校的整体氛围还是很好,在小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有序竞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个我觉得学校老师把握的很不错
问题:平行班有去a 层的吧?
回答:ABC分层是针对平行班的,7、8班不分层
分班考决定分层,后面调整很难,都是微调。一定要重视分班考
也有的。1到6班都有ABC学生,78班不清楚。学校按当初开学时说好的,根据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
09
一哥的魅力
昨天班主任在群了拍了几张照片,估计是小朋友们开了个考试动员大会,PPT里把期末的几个考试要求、考试范围和日程安排写的清请桑桑,还下发了纸质版的考试通知安排,大人小孩都心里有底了。
一哥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从原来的“我来挑”到现在的“我来摇”。“原材料”肯定是有区别的了。但一哥的分类教学法,见招拆招,也未必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应对。到底是学生牛还是老师牛,三年后见分晓。
但从现在情况看,学校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牛蛙自不必说,一哥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教好,这个是一哥的基本功。中部的大部分学生,老师们也是在竭尽全力的帮助和提携。这些教学工作在小朋友的海量作业中就可以一窥究竟了。暂时处于底部的同学,我们班看上去也好像没几个,凭这些老师,只要小朋友要提高,我觉得大问题是没有的。当然,因为没有排名和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分数,不好多下结论。但是看看每次老师发群里的表扬名单,订正名单和一些默写背的通过情况,三门主课都很弱的小朋友还真不多。其他班级不知情,但有时候小朋友也会带回来只字片语的信息,估计下来老师们都盯的很紧。我们三位主课老师年级都很轻,能力都不弱,看着家长会上老师们的讲话,这语速,这逻辑,这自信,小朋友们凭空就可以多一份自信。
学校有各种文娱活动,舞蹈赛,戏剧赛
,歌唱比赛、跳绳比赛等等。艺术比赛的排练一般都是课后晚上在学校里,班主任经常会晚上来排练现场探视,可见其重视度。上个月,跳绳比赛获得了个好名次,班主任还奖励同学们每人一杯奶茶,把大家给开心的。
从这一点点细节上,其实可以看得出来,一哥的魅力其实在于精细,做事情讲究个快,该干就干,抓紧时间;做事情中讲究个细,错误个个击破,问题件件解决。再加上原来十几年积累下的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只要小朋友有本事提高,老师们就有能力帮助提升,我觉得都不是问题。
10
写在最后
做鸡头还是凤尾,我们曾经也思索过,现在看来,无非是集体作战和个体作战的区别,只要心存志高,确实在哪里都可以发光。集体作战的优势肯定是集结了各路豪杰在一起厮杀,但是竞争的压力、焦虑和忧患会一直如影随形。个体作战就是一个人的战争,无极调速,转向灵敏,属于自定义性质。反正最后,大家只有到了一模二模才能知道答案。
所以,努力追梦,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