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校牛班的备考,到底是在“备考”什么

(2024-03-15 16:18:44)
题记:专门写给北京家长。

每年的下半学期,或者叫上半年,都是高年级家长心情最忐忑的时候。毕业年级的孩子们和家长要准备升学,非毕业年级中最忐忑的,原本应该是初二的家长,因为要面临两门提前的中考,但政策改了之后不用考了,于是非毕业年级中就只剩五年级的家长独自焦虑了。因为在五年级刚刚结束的暑假,孩子们要迎来马校(取“马赛克”的意思)牛班(指“特别厉害”的意思)的报名和选拔。

虽然这个班已经在北京很多年了,不少家长都已经听说过或者非常了解了。但我还是介绍一下,毕竟每年都会有“新人”。

简单版:
马校是北京目前在顶尖竞赛及顶尖高考成绩最优秀的学校,没有之一。而牛班是马校面向海淀区(全市)五年级(四五年级)的一个超常儿童培养的项目(前面俩括号是我自己加的,学校并没说),报名后会有相关选拔,最终符合学校要求的孩子能够在五年级结束之后直接进入到马校的这个特殊的牛班中进行学习。

复杂版:
大家可以点击下面链接看去年(2023年)的招生报名通知,我有相对详细的点评。
2023XXXX班开始报名!内附点评

作为小学阶段唯二(另外一个是八中的少儿班和素质班)公开报名且有后续考试(有些学校是可以在系统中报名,但不让后续考试)的学校,可以说,马校牛班的这个报名吸引了不少家长的注意。毕竟能进马校,是很多家长和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目标,至于中考的淘汰,谁也不会在小升初时就会想到中间被淘汰的那个会是我家孩子。

既然以马校牛班为目标,那自然“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就要进行备考。那么如何备考?

1
明确目标

有家长说这还有啥要明确的,就是考呗。

但事实上,虽然说是牛班的报名和选拔,但其实哪怕不那么细分,也会有三个档次的目标。

第一个:目标牛班里的“竞赛班”
是的,哪怕是这个班的选拔,不是所有孩子都是选拔进去之后中学继续搞竞赛的,真正目标打竞赛的孩子,只有一半(甚至还不到),也就是小学阶段在比较难考的机构集训队里的那些孩子(有些机构也有集训队,但很好考进去,可能都不在这个范围内)。因为这些孩子才是真正具备竞赛水平的,那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备考其实很简单,就是跟着集训队的节奏做难题刷难题,无止境的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就可以。

第二个:目标牛班里的“普通班”
说“普通”,其实当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班”,只是不专门打竞赛,而是为高考做准备。所以大家也不要觉得牛班里的孩子们数学成绩都是顶尖好,也不完全是,虽然大家数学都很好,但不一定非要那么顶尖。顶尖的就那么两个竞赛班,初一平均分就能比别人多5分以上那种。所以每年都有非集训队(就是哪个机构集训队都没在)的孩子考上牛班,就是这个原因了。这部分通常被称为“综合”好的孩子(但同时数学一定也不能差)。

第三个:目标牛班的“入营”
“入营”这个概念现在炒的越来越热。“入营”,指的是进入到牛班选拔的最后一步,因为在最一开始是为期4天的“夏令营”,所以“入营”的这个说法就流传至今了,哪怕现在只是在校1天的活动。

为什么会有“入营”的这个说法,说起来泽哥感觉其实也挺“搞笑”的。是因为说是“XX入营”会对孩子小升初申请进入其他学校有帮助。

当然我说的“搞笑”,不是说这件事情不对,帮助的确是有的,我说的只是“出现这种情况让人哭笑不得”。

要说牛校自己的考试,如果孩子走到最后一步“入营”,但是最终因为成绩差了一点没有被马校牛班选上,然后在后续小升初的时候被马校通过正常小升初的途径被招走,这个很容易理解,也很正常。

但要说“别的学校也会对XX入营的学生高看一眼”,那基本上只能是因为全市入营的孩子很少(不到千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孩子的水平。当然去年的“入营”的确是有含金量的,因为“入营”的前一步选拔(我们通常称之为“复试”),是通过线下考试来进行筛选的。

总之吧,对于一些成绩可能没那么好,家长可能都觉得自家孩子和牛班无缘的孩子,也不是说报名之后就会没有收获,如果进入到最后“入营”的那一步,也是会对小升初有帮助的。

而如果确实仅仅是目标“入营”的话,那对于奥数方面,我认为完全可以把四五星难题舍弃都可以,专注把二三星的都做明白都做熟练就好。


2
备考其实不是从五年级才开始的

我五年前还在学而思的时候,一个带过几次课的一年级集训队的十几个孩子,在去年,全考上了今天说的这个马校牛班。

这些孩子一年级学习的时候是目标这个班的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无论是不是,人家所谓的“备考”,其实就是从一年级开始的。

这个其实和高考的备考是一样的道理,高考的备考,从上高中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到高三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是“冲刺”,而不能说是“备考”了。

牛班的备考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因为7月要考试了,所以从3月或者从4月开始“冲刺”一下,但不能说我们从3月或者4月才开始“备考”。

“冲刺”的意思,就是在这几个月内,我们把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放到一边,专门准备牛班所考的所有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要真是想考上牛班,这时候一些什么其他的艺体类的东西,就别花太多时间了,顶多每天保持一下状态就行了。甚至语文英语,物理信息什么的,也都可以放一放,就专心把数学搞好(毕竟这个最重要),把语文英语物理信息什么的当作调剂就行。

而“备考”的意思,则是全方面的开始准备,毕竟牛班考试考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只靠三四个月,不一定能学的非常扎实。当然我也不是说非要从一年级就开始“备考”,三年级开始学奥数最终考上牛班的也不是没有。而且学习的越早,家长可以会对前面所说的三个目标到底目标哪一个会更加明确。


3
不做盲目备考

这个其实在昨天的文章(在现在的这个大环境下,小学学什么能对升学有帮助)中已经有所涉及。

其实用八中的例子更准确一些,八中的超常儿童项目,每年考的都不是数学语文英语这些内容,而是以偏测智商方面的神经元测试为主。这个东西就完全属于“冲刺”见一下题型,可以。但要说什么长达一年的“备考”,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准备了但是最终没考上,那准备的这个东西,对于后续的任何东西来说,都是没用的。

牛班的备考也是如此,有一些内容,比如传统的数学语文英语方面的内容,孩子准备了,成绩和能力就会有提升,哪怕最终没能考上牛班,甚至最终没能入营,那至少是有收获的。

而如果牛班的备考是去提前学习中学乃至大学的内容,对于已经学完小学奥数内容按顺序开始初中学习的孩子来说,可以;对于想模拟一下牛班里面“现学现考”形式来模拟几次,可以;但如果就是跨着想把那些东西搞明白,就完全没必要了。一方面不一定考到,另一方面没考到的话学了就是浪费了时间,最终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哪怕考到了,考的内容其实也没有那么大(比如去年的群论),孩子认真听课了,就能弄明白,完全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精力去准备。要是孩子听了确实也没太明白,说明学习能力有差距,的确不适合牛班甚至不适合重点校的实验班,那哪怕去了之后也会因为跟不上出现其他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