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些好老师,为什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2024-02-18 13:04:07)
有好老师、好校长,但面对自己孩子的各种问题却无可奈何。

有不少的父母感叹:“我能教好学生,但就是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我说:“不奇怪。好老师不一定是好父母。”



老师是老师,父母是父母。父母和老师是有界限的。

父母是家的主人。

家是孩子耍赖、耍娇、耍泼的地方。

 

孩子在学校失落了,要在家里弥补;孩子在学校压抑了,要在家里张扬;孩子在学校紧张了,要在家里放松;孩子在学校受伤了,要在家里疗愈。

 如果,孩子在学校失落了,回到家里受冷落;孩子在学校紧张了,回到家里更紧张。这样,孩子无处可逃。要么逃避,要么冷漠,要么孤僻,要么逆反。

 

老师面对同一类教材,同一个时间,同一种要求,同一种评价,要照顾每一个孩子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孩子的情绪,进行个性化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

 

家庭教育是个性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习惯教育,学校教育是科学教育、规范教育、模式教育、同一教育。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更不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在功能缺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不管他的考分多高,他将来都可能会是人格缺失的人。这样的人,可能“优秀”,可能“成功”,但很难有幸福感。

 

好老师的心里永远驻着一位“好学生”——这是一个被标准化了的形象,就像服装店里的塑料模特。

好老师会有意无意地拿这个好学生的模型去比对自己的孩子。一比对,就发现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当惯了老师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取不下老师的面具。往往拿“学习”衡量孩子,忽视孩子“学习”之外的成长状态。这是孩子断然不能接受的。

 

孩子爱父母,学生恨家长。这就是界限。



——2024年1月24日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