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小学奥数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2024-02-14 20:28:19)
学习小学奥数的最大意义在于,强制性让学生去做深度思考的训练,毕竟很多父母自己都不懂如何深度思考,也没有深度思考的习惯,更无从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在小学阶段有足够的深度思考的训练,确实对初高中的学习很有好处。



经常有教育同行宣传小学不学奥数,初中高中就跟不上的观点,虽然这句话十分荒谬,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分析出背后现象的真正原理。初中生高中生出现“跟不上”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大脑无法承担足够的逻辑链条,从而出现卡顿与死机,这就像用最低配的电脑运行大型游戏一样。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数学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逻辑链的加长,

小学是A→B

初中是A→B→C→D→E

高中是A→B→C→D→E→F→

G→H→I→J→······

到了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做科学研究,一道题(研究的问题与方向),需要花上几十页来甚至一本书,甚至好几本书来表达。



越来越长的逻辑链条,需要足够强大的脑力(大脑的算力简称为脑力)进行运算处理,需要足够深刻的理解能力,实现各种知识单元的贯通,以构建足够多且强健的“知识回路”,需要足够的记忆能力,储备越来越庞大的信息量,一方面大多数的学生脑力是恒定的(就像久不锻炼的人会长胖一样,久不深度思考的大脑甚至会出现脑力退化,这也是有些初中生高中生比不上小学时“机灵”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年级的提升,越来越长的逻辑链条需要更高的脑力进行处理,一旦学习的需求超过了大脑的极限,那么就会不可避免的被淘汰。



这就像不管是高配还是低配的电脑,都可以轻松的运行最简单的小游戏一样,我们常说七年级不分上下,八年级两极分化,与其原理是一样的。



脑力生来恒定,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去优化算法从而实现脑力的提升。我曾经花了好几年的学习与锻炼让自己真正的认同了一个观点:人的高矮胖瘦是和基因密切相关的,在体育领域基因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合理的锻炼与饮食,依然可以朝着更健康的体魄趋近。对于学生来讲,最佳的提升脑力的方法,就是进行深度思考训练。



总结一下,小升初初升高被淘汰的原因是脑力无法承受越来越长的逻辑运算,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深度思考训练,提高脑力。时常进行深度思考训练,可以让我们在当下阶段提前适应下个阶段的脑力需求,从而实现升学时更轻松的衔接。在小学阶段通过深度思考的训练,能提前适应初中更长的逻辑链条,从而更无惧于难度的提升。其实正常的学校教育,是可以提供一定的思考训练的,但深度思考的场景太少,这是各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曾经某学校八年级考了一张较难的试卷,导致学生叫苦连天,家长意见多多,所以索性降低难度,大家都学习简单的内容,都考出耀眼的成绩。具体到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老师想帮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训练,是要背负巨大的压力与责任的,这个付出与回报远远不成正比。只有极少数有足够远见和魄力的家长与学生,才会选择拥抱深度思考。



为什么会有“学历歧视”,因为学历是脑力水平的最佳认定,也是对脑力水平的一种评级。用人单位会根据岗位的需求,招聘具有不同脑力水平的员工。虽然学历对脑力水平的评级会有偏差,但在当下,这已经是无可替代的最佳方案。如果你能接受我的思考逻辑,那么就能理解当下的义务教育体系与中高考分层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进行一定量的思考训练的前提下,把学生按照脑力进行排序,然后对应到对脑力有不同需求的工作岗位中。但义务教育能提供的深度思考训练还是太少了,在小学阶段学习奥数,练习奥数题,是一种相对性价比高的深度思考训练。



不过我们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各种工作不仅仅需要对脑力的评级,还有很多你不曾想到的评级,比如有些文职类工作需要一定的体育能力等级,比如有些销售类工作对身体的代谢能力提出了要求,比如有些特殊的职业会对身高、体重等身体信息进行限定。



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学习了奥数但也没有时常进行深度思考,比如套模型,比如敷衍学习或者抄答案应付任务,这样学了也等于不学,反而也占用了深度思考的机会,毕竟时间被浪费掉了。而且深度思考也不是小奥的专属,阅读、写作、日常交谈或者学习其它的技能,都是进行深度思考训练的场景,如果能帮助孩子进行足够的深度思考训练,小奥也不是必须的,比如很多学习艺术的艺术生,对学数学的学习较少,或者也没有怎么学过小学奥数,但依旧能承担起足够复杂的逻辑运算,至少在我看来音乐创作,美术创作都是很复杂的工作。其实相比于小奥,我个人更认可阅读+写作的深度思考训练,因为阅读这件事既可以进行深度思考训练,还可以增长见识,通过阅读输入信息,大脑加工处理后输出文字(即写作)。写作不一定是写作文,只要是对自己思考结果的呈现,不论长短都可以。小学阶段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写读后感和观后感,本质上也是在通过阅读+写作的模式进行深度思考训练。而且小奥的学习模式也和阅读写作一样,学习老师是如何做题等价于阅读,自己试着把题目做出来等价于写作。所以如果你再问我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我的建议就是,给孩子安排足够的深度思考训练。



其实本篇文章,也是曾老师我在1月份2月份进行阅读后的创作,这也是我的深度思考训练。



当然,我也知道你一定会继续问我,如何给孩子安排足够的深度思考训练呢?其实我在文中已经给出了我的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