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调动那些事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024-01-14 00:45:32)老家门口邻居女孩儿之前是在街道办做临时工,也是在服务中心柜台工作,虽然听上去在政府工作还蛮体面,但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晓,这种临聘性质人员的收入是很低的,一个月只有两千多的工资。眼看要过35周岁了,好容易抓住个机会考取了教师,有了编制,美中不足是在异地,和我们这儿属同一个地级市的不同区县。
她妈妈和我平辈,我平时都是喊其“姐姐”,我这大姐姐都50多了,跟着她女儿也算是倒霉了,因为她有俩外孙女,女儿前几年跟女婿离婚了,她得带着俩孩子。孩子要上学了,随妈妈就近读书,我这姐姐便也跟着背井离乡去了女儿那边,要负责接送照顾孩子,买菜烧饭等等。她好羡慕我:我家丫头能把工作调回来就好了,像你一样,离家近多方便。我安慰她:事在人为,多想想办法。
跨区工作调动
她女儿所在的县级市在我们的北边,经济不算发达,工资跟我们区不好比,同一级别大概要低几大百块钱,跟那些市直的学校就更不好比啦。每年她们那地方都要有几十个老师各种原因辞职,跑到其他地方去,当地教育局也不阻拦:走可以,把违约金给了就行,每个人两万块钱。就这样,每年得收一百多万的违约金。当然除了辞职的,也有不少老师托关系调动到外面,我们区就有很多老师来自他们那里,而且基本上都分配到了城区学校,那得有一定的门路和实力才可以啊。
教师工作要想调动,比如要从农村到城里,从外地到本地,或者从本地到外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法子。
有关系的可以找关系,而且大部分老师都是找的关系,毕竟都是体制内的工作,特别是同一个区县的学校,有人的话调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尤其我们这种十八线小城市。我们学校原来好多老师不都到城里去了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呗。当然现在工作调动难度也在变大,特别是跨区县的调动,那种属于不同地级市的工作调动就更麻烦了,成本比较高,代价比较大。
很多时候没有关系想要调动工作,你会寸步难行。我们县每年都会有援疆援藏的名额,一些老师会去报名。大了讲是为了国家建设,小了说是为了解决职称问题,回来了还可以有机会调动进入城区学校。我们学校一位年轻教师就是去支援了两年,回来后上面给了两条路:1、去城里最苦最缺人的学校,2、回原学校。他选择了后者。我们不禁感慨:有人就可以随便调动,没人你贡献再大也是原地踏步。
有人好办事
有的人则是工作表现极其亮眼,也有机会调动。有位老师特别爱表现,特别喜欢上公开课。教研员来我们学校听课,本来是听其他老师的课,他跑去教室门口把教研员拉住,说:领导,我昨天精心准备了一天,你来听我的课。上级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后来,教育局要从农村学校调人支援城区,教研员便第一个推荐的他。
教师的工作调动有时候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前几年高考改革,很多人选择了辅修地理这门学科,一时间各大高中地理老师缺口大的不得了。咋办呢?只能从农村学校,各初中学校调人啊。于是乎,一声令下,有的地理老师上午还在农村初中教书,下午便到了重点高中教高中地理了,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