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城家庭和省城家庭在子女教育理念方面的差异

(2024-01-11 23:47:36)
表侄儿今年高考踩线进入了一所排名前十的985大学读本科。今天去大学看他,和他谈话过程中,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县城家庭和省城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巨大的差距,而且差距在扩大。


1
表侄儿和我是县一中校友,我和他县一中毕业时间差距近30年。

表侄儿的父母一直在县城工作生活。父亲中专毕业后在县城的农技部门的事业单位工作。母亲高中学历,现在县城一家蛋糕店务工。家庭经济在县城算条件一般,住在是县城的120平的商品房小区。

我和爱人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工作,女儿比表侄儿大一岁,她高中毕业后在海外读本科。



2
上午十点多一见面,他和我说,今天是周末,我不打电话的话,他还在睡觉。也自然没有吃早饭。我问他课程紧不紧,他说因为一门课程学校安排方面的原因,导致一周有两天居然没课。学校也没准许他们大一考英语四级之类。他的本科阶段的最高理想是能保送本校的研究生。

我联想到女儿在国内的同学们,她们班级在国内的,有近10名的北大清华录取,交大、复旦、浙大、中科大、科学院大学也不少,保底的才是表侄儿他们的学校。

首先是目标感不一样。省城的这些同学家长们和孩子,目标感很强,学习很紧张。表侄儿一进入大学则表现出迷茫,松弛状态,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具体怎么走。他说他父母也不能给他什么指导,只能靠他自己在大学闯了。

省城家庭子女在高考后,一般会休息一到两天,马上就会投入到下一阶段学习中,如果打算本科读完后出国读研,他们会非常注重英语的学习,女儿她们的英语水平,在初三毕业后的托福首考基本会在95-100之间。高考后,一边准备托福,一边准备标化,如研究生GRE。这样在本科阶段会抓住出国交换机会。还有的同学高考后准备大学读理工科的,会提前学习大学的数学相关课程,比如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



3
他和我说,征求父母意见了,准备课余勤工俭学去做家教。我问他目前生活费多少,他说1000元就够了。他说家教二小时一百。我当即否定了。我否定的原因不是一百还是二百,只是觉得大学时间太宝贵了,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掌握。

表侄儿是独生子女,他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收入供他读大学没问题。我表扬了他为家庭减轻负担的初心是好的,但更应该长远来看,学好知识才是最宝贵的,也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我给他讲了女儿的事情,她当时读大学前那个暑假给两个国际高中学妹辅导经济,一小时400。后来她发现比较耗时间,自己学习的时间被占用,就果断放弃了。

女儿同学的父母,不少在给他们子女想办法推荐到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如学经济和数学的就会找金融银行部门实习。

况且现在国内每年几百万本科生考研,不管是校外推免还是本校保送,或者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竞争压力相当大。目前阶段的时间安排还是以学习为主。社会实践理应找专业相应的实习工作。



4
他们这一届县一中一共考出来10几名985院校同学,没有清华北大,学校最好的是上海交大,然后就是他们了。他说到高中老师们说一中现在学生考得学校和十几年前不能比了,更没有过状元。他问了其中读工科的同学,反馈就是时间安排的比较忙,特别是一些大学学工科的周六周日都安排的有课。他是学的理科,他们大学文科专业也比较多。

当初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面,我和他的父母探讨过。因为表侄儿数学较好,我建议他学工科,哪怕是一些头部211院校的热门工科专业。但是他父母还是看重985综合大学的牌子和自身的面子。因为分数线刚刚达到,只能读一个冷门专业。不过,总体上来说比张雪峰老师说的“文科专业都是服务业”的文科好就业一点。

他现在要么好好学习,争取大一结束转专业。还有就是不停往上进修,读硕士博士然后当老师或者做研究。

女儿他们同学,基本都是理工科,而且是比较热门的。这些大城市家长们一方面关注教育,另一方面很关注每年身边人,如同事、街坊的子女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信息比较广,眼界也比较开阔。当然实用性考虑比较多一点。



梁启超说:家长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边界。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对子女的成长的作用非常大。子女对人生的规划,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和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