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中学拔尖教育,让普通娃家长陪绑焦虑

(2023-12-19 14:29:43)
上周六,学爸一位朋友送娃上学,顺道来访。学爸感叹说,现在孩子不容易,周末还得各种补课培训。朋友解释,他可不是去课外培训,而是去学校接受科任老师培优。有点奇怪,印象大娃初中时候,到了初三,学校才开展分层教育,有进行周末培优;朋友的孩子刚初一,学校就开始搞了,现在老师们都这么拼了?了解才知道,不只是朋友孩子的学校,目前岛内挺多学校这么卷,有些是初二搞,有些是初一开始抓。

这事看起来多赢。从家长角度说,还是挺省事的,毕竟,周末两天孩子在家,为让孩子少玩手机,为了催做作业,亲子关系经常搞得剑拔弩张。现在周六又交给老师辅导,还不用花钱请补习,最多周天再跟孩子吵一吵,每周少生一天气,寿命都能延几年。从教师角度说,老师们担心的“5-2”(5天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周末2天全部推翻),变成“6-1”,至少保证了5天教学成效。从学校来说,全力提高孩子成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每年中考高考,大家基本只聚焦一双外上榜率、清北双一流“中签”率,学校若成绩优异,备受关注,优质学生源源不断;如果成绩不佳,周边房价都被你打掉几十万几百万,老师们走出去也脸上无光。总之,教师们牺牲一天休息时间对孩子们培优拔尖,看起来你好我好大家好。唯一不爽的可能是孩子,但老师家长一堆大道理砸过来,孩子们也只能就范。


 

由这事延伸,学爸发现,现在厦门乃至全国鸡娃兴盛的地区,普遍流行教育拔尖运动。一两个月前,一中双十两校高中在同一天开设拔尖擂台赛,向全市初二以上优秀学生发出征集令,通过选拔考试,对上榜学生重点培养,成为两校高中尖子班后备军;外国语则把拔尖时间提前到小学五年级,错开与一双的竞争。学爸还听过一个说法,真伪不知——一位名校校长曾断言:“你知道明年厦门高考状元是谁吗?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这位孩子小学四年级时候就被我发现,初中开始就重点培养,现在高三成绩已经遥遥领先,与第二名拉开20分以上。”

这种对尖子生的推崇,加上平时的奥数、物理、化学等竞赛,以及记不住名字的英语水平考试,引发很多家长焦虑,生怕自家娃一步慢步步慢。甚至一双高中的教学考试,都是按照学霸的标准设定,普通娃经常被虐得信心崩溃。不过,拔尖的学神学霸,毕竟是极少数,往往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99%的孩子只是普通娃。可是在掐尖氛围的裹挟下,普通家长很难接受自家娃的普通。就像开着拖拉机进了赛车场,看着旁边的赛车风一样飙出去,你一边把油门踩到冒黑烟,一边抱怨“同是车子,为啥不能追上前面那辆法拉利”。其实,有些赛场天生就不是给拖拉机准备的。

对天生神力的孩子提早发掘,特别训练,固然很重要。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多一些松弛感,少制造各种无谓的焦虑,帮助绝大多数普通娃顺利成长,功莫大焉。这可能远比拔尖培养几个清北学生重要。尽管后者更能吸引眼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