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院士最强省:江苏湖南并列第一,鲁浙徽等5省3-7名混战!
(2023-12-03 10:29:55)在中国的科研领域,两院院士一直被视为宗师泰斗,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军人物。11月22日,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圆满结束,一批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当选为新一届的两院院士。这些院士的当选,不仅是对他们在各自科研领域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们家乡的骄傲与鼓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城市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孕育了当地的人,而这些人又滋养了这座城市。本文基于此次133位新晋院士的籍贯、出生地等信息,来观察哪个省市走出了更多院士。
江苏、湖南13人并列第一,山东12人,浙徽豫辽11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和湖南省无疑是此次院士增选的大赢家,按照籍贯都有13位新晋院士来自两省。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自古以来便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科学技术,这为江苏省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此次江苏省的优异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其在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江苏并驾齐驱的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湖南省,今年同样有13位湘籍院士在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新一届院士。在这片写满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上,湖南籍的院士们也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和担当。他们的当选,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湖南乃至全国科研事业的巨大鼓舞。
紧随其后的是排名第三的山东省,共有12位新晋院士来自山东省。齐鲁大地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圣地,如今也是人才辈出。这12位山东籍科学家的当选不仅是对他们在各自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肯定,也是对齐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也将为山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并列第四名的是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和辽宁省,都有11人当选新院士。浙江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达,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这为浙江省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而安徽省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在古代,安徽地区就有众多的文人墨客、学者名流,如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安徽地区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近日又有11位皖籍科学家新当选两院院士,这充分证明了安徽地区的科学实力和人才优势。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高考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之一,今年同样有11人当选院士。由于人口基数大,考生的竞争压力也相应较大,这使得河南省的高考难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所耳闻。然而,正是这样的人口大省,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今年多达11人当选院士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辽宁省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共有11人当选院士。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一直以来都有着较为均衡的发展态势。辽宁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着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这为辽宁省的科研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8-10名:湖北9人,四川6人,江西5人
除了以上7个省份外,湖北、四川、江西等省的科研实力也不容小觑,分别有9位、6位和5位新晋院士来自这些地方,占据前10名的剩下3个名额。
湖北省是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地区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近年来,湖北省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在今年的新晋院士评选中,湖北省共有9位科学家当选为新晋院士,是湖北省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
四川省也是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地区之一。四川省的科研实力一直比较强,拥有着众多优秀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在今年的新晋院士评选中,四川省共有6位科学家当选为新晋院士,彰显了四川省在科研领域的实力和水平。
江西省也是中国科研领域的重要省份之一。江西省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但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发展。在今年的新晋院士评选中,江西省共有5位科学家当选为新晋院士,表明江西省在科研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除了以上三个省份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省份的科研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省份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也在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相信在中国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中,这些省份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两届院士增选的特点
通过对比历届两院院士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本届院士增选的最大特点是“国际化”。本届院士增选共有133位新晋院士,其中海外归国留学人员有45位,占总数的34%,这一比例较往年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表明了中国科研领域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
除了国际化之外,本届院士增选的另一个特点是“年轻化”。据统计,本届新晋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4.1岁,相较于往届有了明显的降低。这也说明了中国的科研领域正在经历着新老更替的阶段,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正在逐步成为主导力量。
同时,本届院士增选还展现了中国科研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新增选的院士中,不仅有传统的理工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医学、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科研领域的全面发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院士增选还特别注重了学科交叉融合。在新增选的院士中,有很多是在跨学科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也进一步推动了跨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