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补充一点上中前校长——有一种对外没法公开讲的理念应该是有道理的

(2023-11-30 11:11:32)
唐校长个子高的,应该有1米8多的,颜值可以,是个帅男。他挺有气场的,但不是我喜欢的这种气场类型,太严肃了,我还是觉得张正之和汪劲松更和蔼,更好接近一点。



(左边是唐,前任校长,右边是冯,现任校长,现任我没见过,也不了解)



我不是为了写他们而他们,也不是为了借他们宣传我自己,我想传达某种东西,我相信文章看完你就懂了。



 补充一点上中前校长——有一种对外没法公开讲的理念应该是有道理的



听说他出国是不带翻译的,还弹的一手好钢琴。



1942年出生的,百度搜搜,有很多他在教育行业的作为。



听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吃不饱饭的艰难岁月里,他是坐在小洋楼里学英语弹钢琴的,家庭出生背景比较高一点,不是那种吃不上饭,背着包包到处逃难的家庭。



可能他从小看到感受到各方面也是不一样的,人在成年后的很多想法肯定来自于他童年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



1966年到1976年的这10年,他已经成年了,24岁到34岁,那他在社会上又看到了什么?这个不知道,没有听说,也更不可能听他谈到什么。一个搞数学的非常理性的人,他知道什么该谈什么不该谈,应该怎么做。



以上都是听说,我不可能近距离采访他,他也不可能跟我说什么。都是为数不多的见到他,远距离接触和听说当中获得的一些信息。上中老师们,能力比较好,一个个都是务实低调,他们讲出来的话可信度是很高的。



在我跟他不多的近距离接触中,能感知到,在他的世界里,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人的智商,人的聪明,人的认知能力,人的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是天生的。他不会明着去讲。因为当年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当中,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了,大家都要公平,社会主流是这样的,有的话就不适合再谈,可能在他的认知里,人应该是分等级的。比如佣人就是佣人,家丁就是家丁,管家就是管家,主人就是主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什么样的人把什么样的事情干好,这个社会必须要有规则和秩序,而且规则和秩序很重要,他的认知可能是这样。很多事情是必须按照规则去运行的,你一个人必须得懂得社会规则。



其实一个成年人,当你对社会观察清楚以后,你真的发现有的人只能做简单的事情,有的人能做高端的事情,人的确是有差异的。有的劳苦大众翻身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大家都不会忘记疫情封控期间,有的人手里突然有权了,对大家是个什么样的管理情况。好在现在又恢复起来了,恢复了正常。



所以他在招生上,他要招最好的一批人,办初中他也要招最好的那批人,招聘老师,也招他们认为最强的那些人,而且好管理的人,也就是理性务实,低调,懂规则的人。并且他们各方面用人上有他们的用人机制和招聘办法。



事实上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虽然都有两个肩膀支撑一个脑袋,五官都一样,但大脑里的认知确实差异非常大。



他为什么会脾气不大好,强势,因为他跟某些人打交道时,他觉得没有办法说服对方,还不得不打交道,会急躁,认知确实不在一个层面上。



他到教师办公室来看一看,会跟组长说几句,不跟普通组员打招呼。电梯里遇到他,他亲自带着某个特殊学生(可能来自于高官家庭的孩子)参观校园,也没有注意到一个普通老师的存在。他不一定是瞧不上你,等级观念,因为他要把时间精力放到最值得的人和事身上。其实一个理性的能干事的人,干成事的人,就应该有这样的特点,容不得你浪费时间精力,不和一个人普通人低价值的人浪费时间。他走过门卫,可能不跟门卫大叔打招呼,因为他脑子里在构思别的事,他不会是因为一个瞧不起你。要尊重个人喜好和个人特点,你认为呢?他作为老板,工资给门卫发了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救世主,都不能让自己的圈子,交往的人,像陷在泥潭里一样。所以我在那篇文章当中说,他是个说话做事高效率的人。



你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干成大事的人,不一定非要出生于苦难,因为苦难,所以要强烈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苦难,从小受到很好的教育,小时候的学习和扎实基础的铺垫,更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怎么样把上中办成第一,符合时代特点和国内要求,怎么样又在合适的时候办了双语国际学校,他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他好像有两个儿子,他老婆蔡*玉,我见过的,他们好像还有小孙子。



他做了一辈子校长,我猜测他希望他孙子受到的教育可能不是上中这样的,也不是华育这样的。因为中西方教育差异很大。



你也不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这样讲,因为时代和社会不是某一个人能决定的。我们任何人都是时代和社会的棋子和产物,他也一样的。



我在上宝高中工作过几年,那个学校,后来眼看不行了,快要倒闭了,也是他旗下的一个学校,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上宝还有个高中部。好端端的老师,好端端的学生真的就快要倒闭了,很多同事还看不出端倪,但我已经感知到了。我冲破阻力,到上海中学找了唐校长,和近距离对话了一次。



上中的现任校长,冯校长,我看到一篇他写的文章,他比唐小27岁,22岁进的上海中学做老师,43岁做上中校长。那他就是就是1969年或者1970生的。



他是上中本土培养成长起来的,别的学校别的校长,他没有见过,没有经历过。他肯定非常认同的就是上海中学的这一套体系。他们已经位居第一了,已经走上一个高峰了,已经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下,有一个稳定的,能维持的,守业的领导人就可以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算不错。



下次会继续说说上宝高中的倒闭,这段没法忘记的经历。他们办倒闭了,害苦了我们不少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