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大学相当不容易,绝大多数人高中三年都是很辛苦的
(2023-11-25 23:40:40)语文:
据语文老师说,高考语文古文和阅读,都要靠平时的积累,到了高三会来不及。语文分值高,总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很多同学补课把语文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在语文上花时间。
英语
上海高考英语一直是全国最难的,几乎达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程度,阅读来自国外原刊,学生要有大量的背诵和记忆,春季考一次,秋季考一次。不少学生的负担是比较重的。
数学:
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学要分为好几个大块,代数有集合函数不等式向量极限。过去我们高考的时候,一道题目只考一个知识点,这些年新出来的高考数学题,一道题要融合好多个知识点。很多同学到了高二学习压力非常大,也曾看到家长给孩子请两个老师上门上课。听说很多新出来的数学题目,年龄大的老师都不一定搞得定。
物理:
我对物理非常清楚
且看高中物理要完成的以下内容
高考物理需要完成的全部内容
很多学校作业练习不够,学生学物理,听得懂课,不会做题,要想让高中物理真正入门,课外题目和辅导也是很多人的需要。高一高二就开始了。去年暑假,我带学生做完了整整厚厚的一本书《重点高中物理导读》,一共上了20次课,每次课两小时。应试前至少要做两年内的,上海市17个区的高三一模和高三二模卷总共有四本,17*4=68套题目。可能还不够,还要对一些压轴题,综合题专题讲解与练习。
真正考物理的时候考一个小时,20道题目,考的虽然不多,但是涵盖整个高中物理。你不知道考题目从哪个地方会冒出来,这些年,各种各样的花样的题目,很多同学尽管知识完备了,依然会被很多没见过的不同的题目卡住,每个区卷子上的模拟题目可以完全不一样,基本上各个区的都要做,学校来不及做完也要靠课外。每一年的高三一模,高三二模,所有试卷都在行业圈里转发共用。淘宝网装订好了对外出售。有原版的题目,还有历年来模考题的分类汇编。
马上上高考考场的时候,都不可能100%笃定的能考出很好的成绩。
高考物理,可能除了四校的学生都极少有人能提前做完没事干了,时间都是很紧张的。假如卷子稍微难一点,有些同学做到18题,就已经没时间看后面的大题了,考物理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单就题目本身而言真的像是大海捞针,几百几千个里面选取那么一点点考察。比如电场,力的性质,能的性质,加上各种习题,新课的教学可能要一个月,备考前的复习课,复习电场的时候又要花不少时间。高中物理有13章内容。假如高一高二基础不牢,到了高三也会压力大。有些题目学生高一高二本来就不会做,到了高三能力上来了才能解决。考物理是真心不容易的。
化学:
当然我不很了解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挺多,化学平衡和化学计算,过量计算也是有一定难度。行业圈里的化学老师们也都不闲的。
生物,厚厚的几本书,看学生的题目就像医学一样。历史,古今中外,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内容也不少。地理听说有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看到考地理的学生材料也是厚厚的一摞。政治不了解。
考大学,各门功课压过来,相当多的同学高一到高三都是得不到喘息的。这些年来,六选三,3+3,合格考,等级考,英语一年两考,大部分同学都是整整忙三年,不消停的。高一有十门课,过去八九年里,高二开始高考,一直考到高三结束,很多很多的孩子双休日补课,寒暑假补课,根本不敢停下来。今年的高三同学,由于又改革了,高二没有了高考,所有同学高三要考六门。
真的不是有意制造焦虑,而是这么多年来看到的真真正正的现状。四校八校最终的高考成绩确实好的,但是他们平时的教学量难度也高的,部分学生也是有相当大压力。家长都希望孩子上高中考大学,但是这条路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你以为我们当年考大学很难,现在的孩子容易了?事实上依然不容易,在这个行业里待了多年了,各个学校头部,中部,尾部的学生都遇到过,看到的案例比较多。
当然,假如单就高中这些东西,你都学的很累,很吃力,那怎么上大学学习更高水平的科学呢?985-211好大学依然是少数人才有机会进去读书的。
个人觉得:
语数外虽然是工具学科,但是我们搞的有点太深太难了,尤其是语文和英语,消耗很多人不少的精力,不是为了学知识而学,是为了把一批人故意弄下去而设置的。真的有不少优秀的男生会栽在语文英语上,而没有机会再进入更高更好的学府搞专业化学习。
个人认为,3+2的设置比较合理,数理化能够把学生的程度能力明显的区分开。过去,语数外理化,每一门课分值一样,五门课750分。现在的语数外合起来450分,理化生合起来60分(所有参加高考的人,每人都有40分,只有30分的竞争)的现状相比,前者更合理。后面分值小了,但是考试的压力并没有小。想想进入大学以后,很多人是专业化学习,并不是以语文,英语为主,但是却已经被语文英语挡在了外面。我上大学读的物理系,没有语文课,英语课也并不很重要。
目前,上海市的考试模式仍然是6选3,3+3,考试总分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从学科上做的一些规定,要求理化双选,改变了过去重地理生物的现象。这些年,这种高考模式应该说是并不成功的,并没有努力推向全国。
当前,增加了物理的教学内容,考试怎么考?分值怎么定?其实也都是问题。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消息。
考物理又成了很多人的必须,但是学的多,内容多,考的少,分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