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想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但是你做好榜样了吗?

(2023-11-25 09:57:11)
在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下,“情绪稳定”应该可以说是高频词汇了。如果一个人以及一家人都能够做到情绪稳定的话,那生活就可以不被各种杂事所困扰,而做到凡事往好的方向想,自己和身旁的人也能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头条创作挑战赛##家庭教育加油站#

“情绪稳定”往往和“松弛感”相对应,我们都说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妈妈情绪稳定,爸爸勇于担当,家庭氛围具有松弛感。而在这种氛围下培养出的孩子同样也不一般。


这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讲述自己情绪稳定的一家人的事情,至今让我有很大的感触:

弟弟考上了杭州的大学,一家人在开学前提前几天开车送弟弟去上学,顺便去杭州玩几天。车开到浙江了,但是爸爸突然想起来弟弟的报录通知书和档案袋忘记带了,这一下全家都傻眼了。弟弟突然说:“忘记了,以为来旅游,都没带哈哈哈哈哈哈。”这一笑,全家突然都爆笑出声了。之后爸爸很淡定地叫了个顺丰让爷爷奶奶帮忙邮寄。

看到这个故事真的是感触良多,当父母情绪稳定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情绪稳定下来了。翻一翻下面的评论,大家都在说如果自己遇到这种事情的应对方法,发现很多人几乎都会感到心情不爽,甚至会影响自己这次旅行,一个人心情不好,那一家的心情就不会好起来,尤其是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


理查德.怀斯曼说:

“每个人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正确地使用这种能量,能够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事无成。”

教养孩子,做父母的就是要激发孩子身上的正能量。而从小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就是给孩子最宝贵的爱财富,能够让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做到理性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

那什么样的家庭最容易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呢?

这就要提到我们之前说的“松弛感”了。这个用来描述家庭关系的词,来源于一位博主的自述:

因为一个小孩证件过期,妈妈陪着孩子回家了。由于妈妈没有登机,挂在妈妈名下的所有行李也被集体退回了。令博主震惊的是,全家人都没有受到影响,更没有互相指责,而是以非常松弛的心情,叫人回来拿行李、寄箱子,全程气氛轻松和谐。
我们都想培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但是你做好榜样了吗?


下面的评论,全是羡慕的:

好羡慕啊,这件事如果发生在我家,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旅行也会被完完全全地毁掉,甚至几十年后还被拉出来吵架……

看完前三段已经在反胃了,真遇到估计直接紧张到干呕了。

一次旅游入住酒店的时候,我妈没带身份证,我爸勃然大怒在酒店大堂里骂工作人员骂我妈,最后他自己先入住睡觉,我和我妈哭着去找派出所开证明……从不知松弛为何物。

我感觉我就是那种一旦发生脱离计划之中的事情,就会情绪失控、抓狂,我也想有这种松弛感。

……


到底什么是松弛感?怎么就能引发如此之大的感触和共鸣呢?

其实,所谓“松弛感”,就是一定程度的心理空间。有了这个心理空间,就能够容纳一些未知事件的发生,并且当事情发生时,失控的感觉不会把自己击碎。

想要做到这样,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展孩子的心理空间,也就是说自己首先要保持情绪稳定,当孩子做什么事情再和你说的时候,你要保持稳定,用平常心对待,例如孩子打碎了碗,那你要做的是什么呢?指责已经于事无补了,你需要做的是和孩子平静的说:“下次小心点,现在我们一起把碎片收拾一下吧!”那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心理也不会产生恐慌、害怕或者其他负面情绪了,充分拓展了孩子的心理空间,让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做到高接受度。

然后要做到就事论事,问题来了,直接解决问题,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自我攻击和指责他人上。真正消耗我们能量的,是附加在事情之外的那些自责、懊悔、羞耻、自我攻击、互相指责。出现了问题,孩子的注意力只需要放在“解决问题”上即可,不会消耗太多能量。

最后要做的就是不要透支自己的松弛感,相信或者就有改变的可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过: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能改变自己,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所以,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孩子,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