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奥学习:往深里学,还是超前学?
(2023-11-17 20:38:29)小学奥数竞赛中有个永恒的问题:
究竟是重点安排娃往深里学,反复刷难题;
还是尽快上进度,学初中、甚至高中的知识,追求后面学了,前面的自然会懂呢?
当然,我家小O也面临这个问题。
当昨天《近期的规划和安排》中说计划让小O休整一段时间,后台不少人在问:
怎么不往后赶,超前学?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往深里学,或往后超前学都没关系。学习是长跑,一切以保持和滋养孩子的热情和兴趣为先。
如果觉得这个回答有点滑头,要更精确一点的回答:
目前小O采取的策略是既往深,也按一定节奏同时超前学,两者相比之下,以深度为先。
我确实看到网上有很多分享,动不动就有人在五年级就刷完初中,六年级刷高中,甚至高联一试的内容。
当然,小学四、五年级也能学懂一些高中的知识,比如排列组合——学得不错的孩子要解决排列组合的高考题是完全没有压力的。(小O高考题的例子见《一个二年级小娃对高考数学卷的尝试》)
但是,大部分初高中的知识,与其提前去搞赶进度,不如学透当下,学得早不等于学得好。
很多知识点超纲的题目,低年级怎么也刷不动,等到高年级自然就会了。
那是因为孩子的心智成长了,背景知识增加了,思维水平也提高了。
也就是说,强行超越当前阶段赶进度刷后面的难题,既艰难,又浪费巨大。
就算面对华杯这样的数竞比赛,也根本不需要把所考的每个知识点都先学完,每道题都能做出来才能有机会拿到好成绩。
小O也就是把他学过的,会做的做好、做对,也足够跳了两、三个年级参赛,也拿到了华杯与红棉杯的一等奖。
因此,超前学,半懂不懂,知识学成夹生饭,未来可能更麻烦。
特别是超前学的很多知识点难度高,孩子理解不了,自信心反而会受到打击,磨灭了热情和兴趣。
我安排小O按照一定的进度,按既定的节奏去学,不会急着赶进度。
如果小O轻松地学完当前的进度,剩下的时间我会给他安排拓展视野,体验各种课外活动、社会场景、自然现象和生活经历,通过活动和阅读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
背景知识丰富了,认知水平提高了,也就是为未来的超前学蓄力和做准备了。
好的教育,当然包括小奥竞赛培训,并不是拼命抢进度。
小O以自身经历证明,学得少些,但学得扎实,一样可以三年级就拿到众多小高组竞赛的好成绩。
我们采取一步一个脚印,充分展开当前阶段,保证一定的深度,重视横向发展广度,这样才有坚实的底子,为未来学业,甚至人生积累后劲。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小O感兴趣,自己去研究一些“高深”知识,超前学,只要是孩子自发的,感兴趣的,我都是鼓励的、大力支持的。
综上,我支持孩子自发地超前学,更鼓励在规划的指导下,按既定的进度把知识学精、学透。
前一篇:原来华一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后一篇:当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决定离开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