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已渐渐背离初衷,或许成为县城的“毒瘤”
(2023-10-22 16:56:08)这十几年来,伴随着各种依托于土地财政崛起的宣传愈演愈烈(直至这两年开始暴雷),县城的高中又有什么进步呢?
表面上看,学生长得更白净了,帅哥美女更多了,家境更好了;教室里有空调了,有白板了。然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中看到的,是高中全方位的退步。
十几年前,高中生一个礼拜才穿一次校服,衡水模式还没有传播到这里,学生有更多休息、娱乐、探索自我的时间,那时也能常去网吧上网。
如今,衡水模式已经全面普及,学生6点半开始早读,十点二十甚至十点四十才能放学,中间没有任何时间是自己的。
睡眠永远不足,每次上早晨的课都睡倒一大片,不知道这种压榨有什么意义和效率。学生每天都穿校服,一个礼拜只能碰一次手机,强迫住宿,走读还需要申请(可能是因为这是私立学校)。
搞所谓军事化管理,教官常驻,经常罚学生面壁深蹲。
国庆假期,一共只放了四天不到,举报也没有用。
加上如今愈演愈烈的打着保护未成年人旗号的网络限制,网吧上网也需要刷身份证,几乎所有的现代化娱乐都对学生关闭,他们的生活变得无比匮乏。
在华语乐坛几乎崩溃,音乐软件各种收费的当下,午唱也变得没有意义,学生们都不知道唱什么歌,只能放一些老掉牙听得耳朵起茧的老歌。
现在有些国家的监狱都能玩游戏了,中国的县中还把恋爱、手机、电脑、自由,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权利视为洪水猛兽。
那么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学生们的成绩如何呢?750分满分,全校最高分也不过600出头,在江西连985都上不了。大部分学生只能上个普通一二本甚至专科。
校领导真的在乎成绩吗?未必!打着改革的旗号折磨老师和学生,毫无意义的导学案检测案制度,让师生都没有教学自由,有现成的练习册不用非要去打印一张一张的导学案检测案,学生都不知道怎么保存经常弄丢,最后只有印刷厂的老板大赚特赚。私立学校的教师跟公务员一样玩A4雕花,成绩至上变成填表至上,成为领导的政绩,方便领导进步。
最近去理发,理发师说他女儿在我的学校读书,仅仅因为早读课吃饭就被老师辱骂,最后抑郁了,花了几万块出去旅游。他说他们家不缺钱,本来只需要随便读个大专快乐人生,是他女儿被初中老师忽悠了,才来到这个学校读书,因为那个初中老师可以赚人头费。
教育不再是为了学生,而是有关人员的生意。正常的市场经济应该是这样的,以消费者为主体,消费者花了钱就应该享受服务。然而高中教育就是这么个既不计划(私立学校)又不市场(服务态度差)的奇葩。学生花钱进一个不如监狱的环境挨骂受罪,换来的仅仅是一个无限贬值的高考分数。
而这分数又能带来什么呢?等到填志愿的时候,老师们必定又会为了985/211的指标,忽悠学生去报名校的天坑专业,至于学生的前途,谁在乎?
除了信仰(庞氏骗局),很难解释让学生花钱受苦的原因。
在如今这个大学生失业率不敢公布,考研高考化,全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等到进了大学,学生们又会经历什么呢?
极度的压抑必然带来极度的放纵。
不再有人管他们了,于是再也不学习,沉迷游戏,消费主义;没有社交、恋爱经验,于是被大城市的各种套路玩弄,被愈演愈烈的性别矛盾搞得不知所措;不会主动搜集信息,不懂企业需求,于是盲目内卷,追求无用的绩点、社团活动,最后求职碰壁,收获甚微;发现自己进入了天坑专业,于是质疑努力的意义。
最后陷入什么都不会的自我怀疑中,只能凭着仅有的做题能力去卷考研考公,再次陷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深渊。
如果他们关注些社会新闻,也许会看到后浪、丁真、周公子、北极鲶鱼、李佳琦等对他们冷嘲热讽;也许会看到学校里的留学生正享受着各种特权……
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不知道怎么救他们,毕竟自己都自身难保,整个中国的高中教育完全落后于时代,拖年轻人的后腿,除了让他们提前适应进厂的恶劣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最后,历史会如何评价我们这代人?时代的阵痛?伟大的探索?
后一篇:中国盛产美女的省份,你去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