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呼吁现行中小学教材改回7、80年代的教材
(2023-10-18 23:37:16)儿子上初中时,我惊讶地发现教材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如果让学生去自学,自学会非常困难,或即使学完课本,也无法通过考试拿到高分。以前的教材生怕你学不会,娓娓道来,厚厚一本。现在的教材生怕你学会,信手拈来,东拼西凑。
就此问题我曾经向一位名师(现在北京某一名校当领导)咨询和交流过,他的观点和我一致,即:你就是把书本上的全弄会了,考试也就是七十分。
所以我认为中小学教材的改革应该是失败的。作为70后的我居然看不懂目前的中学教材。课本里却连个例题都没有,只有思考,怎么思考?别说让孩子自学了,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看了课本内容后,如果没有之前的一点底子,居然不太会做课后题。
数学物理化学改回80、90年代,把那些被删的子公式补回来,被打散的知识体系还原回来。尤其是你数学计算转换的子公式,本来要在书里就要必学的东西给删了?
像因式分解常用的“十字相乘”法,高中还要用!现在的初中课本居然就没有了,因为新课标认为:你可以通过所学的问题变向解决问题!
不得已,家长只好让孩子们去培训班,因为培训机构全讲!不过这个不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内,要自己花钱并且额外再花时间补。
据说现在的教材(新课标)都是按照一些洋派专家的理论改的。以所谓解决问题的主题化结构为借口,打破学科原本的逻辑关系,人为造成教与学的困难。实际教学中,学科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明白不得不对教材进行重组,否则真的就教不好。
因此这么多年来应该感谢基层的教师依然按照学科逻辑体系进行教学,没有造成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下滑。
其实,这也是造成补课盛行的原因之一。教材缺乏逻辑性,学生自学起来比较困难,必须购买多种教辅材料并课外补课。
现在回忆我们这些70后当年的教材真的好,言简意赅。当年老师用的教参更牛。讲真的,当年的我只要配上教参与课本,数学完全可以自学。
老版教材,是开国时那批大师呕心沥血搞出来的,其中不少院士,当时叫学部委员,逐字逐句琢磨教材内容。
现在的教材改得一塌糊涂,真没以前80、90年代的好。
许多家长说现在的课本看不懂,原来的教材看着例题就把公式搞明白了,再做做课后的练习题,一章很轻松就学会了。后来看孩子的作业在书上怎么都找不到例题
、公式。
现在的教材的确是乱,今年学一点这个知识浅尝辄止,明年又来一点,后年再来一点。孩子们前面学的早就忘光了。图形也是,今年认识这个图形,下学期学这个图形周长,明年又是认识另一个图形,下半年又是另一个图形周长,再下学期又换个图形。一直这么折腾到六年级。
以前的教材清晰明了,文字表述清晰,一看就懂。现在这个图,那个画,大字小字整得五花八门的,知识点没有了。
有位教师说:我是70年代的学生,那时的教材、书本,学生自学就能学会,但看现在的教材,别说我是老教师,可是我就怎么感觉越改越糊涂了?教育这是怎么了?
包括高中数学教材越来越离谱,完全破坏了知识体系,学生难学,教师难教。
现在的教材问题很大,不是循序渐进,跳跃跨度大。现在的教材“讲究”让孩子自己探究、创新。每个学生都去创新、探究,那不都成专家、科学家了,还去学校上什么学呢?
中国大部分的理工书籍不是要教会人,而是要显得高深莫测。其实最好的书籍一定是用最好懂的语言例子表达出来。我一直认为
好教材就是便于自学,能自学自然会思考。
“双减政策”实施后,严打校外培训机构,慢慢补课将成为历史。但孩子们想成绩好怎么办?我建议教育部先把教材改一下吧,起码改成家长和孩子可以自学的!比如恢复七、八十年代教材体系即可!
后一篇:港澳台的教师没有职称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