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的“优秀教师”
重庆巴蜀中学 刘浪
前几天才过了教师节,我们国家的第三十一个教师节。虽然线上线下,广大的基层教师依然吐槽不断:工资少、风险大、时间消耗多、性价比不高、附加值低……等等等等,但坦白说,近些年社会对教师和教育的重视程度,已显得比往年有所提高。
我一向坚持去做横向的比较,是有失客观和缺少意义的。就我的经历而言,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建筑设计,通俗的讲就是盖房子的,中国最近十年房地产很热,那些热钱当然是坐冷板凳的老师没法比的。因此我过去有时候会开玩笑,“我十年前每个月挣的钱,比现在都还多”。
它们还真是玩笑。辗转浪荡十多年,当年来咱学校应聘时,个人简介的工作经历栏甚至一页还写不下,但现在突然,我发现当老师已是我干得最长的一份工作,而且还有很大的渴望和热情继续干下去。刘某我自然也不是“粪土功名万户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白之士,那么除了时下经济的不景气,让我死抱着教育这饭碗儿不放,想必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这是理想使然吗?
就在这个教师节,我有幸被年级选入学校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之列,毫不夸张而又略带文酸气地说,那真是“忝列”。我当然懂得年级领导对我的殷切期冀,甚至能领会他们的良苦用心。从世俗层面,因为性格方面的原因,我难称是上司便于管理的员工,那为什么彩头落到我身上?我不吝谫陋揣测上峰的意思:在学科和教学指标之外,学校需要树立另外层面的表彰标准,比方说受表彰者的才学、思想,乃至在教学上的创新,和对教育的热情。
我不能自不量力说我符合这另一套标准的要求。事实上,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体制左右下,所谓的才学、思想、创新和热情,哪一样敢打包票说它有朝一日不被磨平?
一如我自己拟的一个颁奖感言:
……我一度认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得到学生乃至家长的认可,但很难为现今以应试为准绳的体制所包容。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夸大了自己,甚至让我有一种近似虚无的郁郁不得志之感。但经过这一年的磨砺,逐渐懂得,教育很伟大,同时也很微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它就是我心底一直坚持的所谓的教育的理想!无论是建设微信公众号“刘老师谈教育”,抑或开办巴蜀中学“1301文化讲座”,乃至于站稳每一次讲台、备好每一堂课,我都长路漫漫、上下求索!
这段感言,尽管最后我没看见在什么地方公开,可是现在来解读一下它,倒也有点尴尬,于是,说得那么不讨喜一点,其实这番陈词的意思,就是一句时下颇为流行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即便不以刘老师作为广大的中国基础教育前线上最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的意义而言,我也认为这种“悬崖撒手”的解释,它不构成教育的终点。我们无权因为只剩下骨感实现的教育,而缺失对教育理想的深层次思考。
何况,它也并没有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依旧恋栈教育这个职业,并一直致力将自己打造成教育人?
我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夹杂着我在前面呈现出的教师节表彰感言,它又衍生出了另外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样的教师,才可以被称为优秀教师?
其实,这有可能是个无解的疑问。但照通行准则,和我眼耳所及的范围了解同行、家长和社会的判断,可以说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关爱学生,能正确(同时最好简明)地授予学生所需知识和学识的教师,他们称得上优秀教师。
但这样的判析有个重大的理论前提,那就是分数要求和升学压力,它们作为指挥棒,为上面所说的“学生所需知识和学识”提供了强大的局限。换句话说,这个所谓的“学生所需知识和学识”是不是就等同于应付考试的东西?我在此不作任何价值倾向的解答,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请注意,我在第一个问题中的设问,被问人被限定在非学生群体,那么自然延展出以学生群体为主体视角的疑问。
这就是第二,什么样的教师,才可以被学生称为优秀教师?
这同样可能是个无解的疑问,不过我想试着去分析它的复杂性。自然,从百分比上来看,学生群体,和上述非学生群体,即社会、教师同行以及家长,二者是趋同的。我们承认有一部分学生也同样认为,能授予他们所需——哪怕这个所需只是考试而已——知识和学识的教师,他就是优秀教师。但细究起来,这个百分比是多少呢?百分百,不可能;百分之五十,我不知道。但只要哪怕还有百分之一的学生不认为授予他们所需知识和学识的教师是优秀教师,那么优秀教师是不是就应该有另外一套标准?
也许我们用百分数的量化标准去衡量这些问题是不确当的。于是,我尝试用另外一种表述来诠释这个问题。但凡作为教师,特别是年龄长和教龄长的老师通常有这么一种意识——作为教师,他们最大的幸福(不是教师节被表彰,因为那出自官方),是他们曾经教过的学生很多年后还记得他们!基于这个前提,我如此设问:
第三,多年后,是那些被授予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技巧的学生记得教过他的老师,还是其他(在教育上对他们给予了帮助)的老师?或者,哪一类学生更多?
我无法提供确切的答案。但我提供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很惭愧——我为什么要惭愧,这也是很值得玩味的——我属于后者。
还有第四,我们教师,应该去做一个被官方,亦即非学生群体承认的优秀教师?还是努力成为学生认可的优秀教师,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后者,是一句被说滥了的口号,但遗憾的是,也许很少有教师真正去思考过它。此外,我们教师,应该因为教会了学生的考试高分技巧而在多年后被他们铭记为一位好老师?抑或其他?
同样的,我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至少是现在。但说老实话,我真的不太相信,我们教师仅仅教会了学生怎么去考试,怎么考好试,学生就一辈子把你当成是恩人。因为,那只是教师的工作,也仅仅是教师的工作。
我只是确定,我会在教师这个岗位一直探索下去,无论是理想的丰满或现实的骨感,也无论有没有教师节的表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