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学校好坏可以看排名,老师好不好,只能撞运气?

(2023-09-22 22:36:57)
新学期,孩子们都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好学区仍是家长不懈的追求。好的学校很重要,好的老师更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学区房主动选择,但好老师的信息极度不对称。是否名师当然是评判标准之一,但一些名师可能名不副实,甚至有些躺平的老师混迹江湖;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不被认知,有的能力出众藏身普通学校,无法得到认同。



今天想换一个角度,不是从家长,而是从教师本身的视角看一看,一个优秀的教师要遭遇多少捶打。以至于家长听说后,根本不想让自己的娃去当老师。



朋友的男娃今年高三,读的是文科。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朋友一直犹豫,高考后孩子选啥专业。毕竟现在娃都忙着刷题,只顾低头拉车,不懂抬头看路,家长得提前给孩子谋划一下。


 

朋友到处取经,听一同事(她丈夫是厦门岛外某中学的校长)说:“男孩子去中学当老师还是可以,现在学校女老师居多,男老师比较缺,只要干得好,很容易升职,担任段长或德育处主任啥的。”同事介绍,现在高考有6所公费示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厦门可以包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不过这几所学校也不好考,一般得985的分数,至少得211成绩。回家后,朋友就给孩子猛灌鸡汤:高考加把劲,以后可以回母校和你现在的老师一起工作。孩子一听也士气大振,目标就瞄准这些公费师范学校。

因为我对教育比较关注,朋友偶尔也来沟通孩子的职业方向。我找了些信息给他,看得他脸一阵青一阵白,有点打退堂鼓了:“没想到当老师这么卷,孩子可能挺不住,要不还是换个职业?”

一、大方向说:人口递减,教师不再稀缺。全国人口出生率暴跌就不用说,具体到厦门,幼儿园人数高峰是2021年,共有在园幼儿218071人。2022年则骤降8000多人,在园幼儿为209881人。今年很可能会继续大降。相应的,今年小学迎来入学最高峰,6年后和9年后,初中高中相继迎接洪峰。目前厦门新建学校、新招教师,都是按照“双向12车道”的最宽标准设计,但洪峰过后,这么多教师能否端牢饭碗很难说,如果等到中年突然失业,可就惨了。


 

二、教师待遇虽不低(也说不上高),但工作繁忙不输任何一个行业,“性价比”很低。除了约束各种操蛋的学生,应对千奇百怪的家长质疑外,还要承担教学之外的各种工作:反诈、禁毒、消防、卫生、防溺水、防诈骗、防欺凌、防触电、防火灾、防盗窃、防地震、扫黄打非、综治民调、交通安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卫生检查、社区各种表演、社区慰问老人、送教下乡……经常要磨掉一层皮(作为家长,从老师经常催促完成安全平台作业就可见一斑)。



三、现在家长都急功近利,教学面临KPI考核压力。对于厦门一些学区大V给学校排名,很多老师是又爱又恨。如果像龙湫亭学校第一次中考就一炮打响,还可以迫不及待地引用学区大V的数据,证明学校达到T1级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生源。一旦学校名声不佳,被各路大V摁在T4、T5等级,教师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遇到作风强势的校长和严苛的管理制度,要求成绩必须达到目标——中考一双外上线率或高考一本率提升10%之类,很多教师苦不堪言。企业利润提升还可以努力达成,学生成绩提升就带点玄学了,哪怕摆出举重选手奋力一搏的决绝姿态,也只是自我感动,丹田真气无法输送给学生。


 

一个事例可以作证:厦门今年首次实行无编制校招,全市校招 1409名,给出的年薪是二十五万。如果按照正常招聘1:3参加笔试,本来应该会有超4000人笔试,可是最终参加笔试的校招毕业生只有800多人。对此,评论最多的一句话是:“没编制谁去当老师?要不是有编制,我早就辞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