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弊端之八(学生压力的背后尽是利益)
(2023-09-18 00:31:39)1,老师比成绩拿奖金、名誉等
比成绩无可厚非,但内卷就危害大了。有布置作业无限量的,有斥责体罚的,有无限夸大跳龙门的,有与家长互动的,有占体音美舞活动课的,高中最为严重,学生从早6点到晚10点学习,有的弱得不能上下楼、大喘气。
总之,老师过分追求利益,对学习压力极大,造成学习内卷。老师利益的背后是学校的竞争与利益驱动。
2,老师私设辅导班,夺去了学生童年、少年该有美好。
老师为了增加收入,占领家长群舆论高地,强调改变命运、升官发财的重要性,鼓动不懂教育的家长,一切补习水到渠成。
老师补习班在大中城市、县乡非常普遍。北京一对一,高中是一小时500元,郑州是300元,县是200元。补习班收费也不一样,开设课程五花八门,有作文班、阅读班、奥数班、衔接班、过渡班、兴趣班等等。有偷办的、有保护伞办的等等。
3,课本太厚、科目太多。
以前课本薄、页面小,科目少。现在课本厚、页面大,科目多,学生的书包背不动。
中国有几亿学生,课本增加一页,就是利益;页面扩大一平方毫米,就是黄金万两;科目增加一门,就是财富滚滚。所以不要因为某些人的利益,而随便增加知识内容,无限扩大教材的厚度、面积、科目。别给学生过多的知识学习压力,因为每个中国人都要经历童年、青少年。
所以,学知识要适度,它是一生的学习,许多知识并不是非要青少年学习,而是需要时学一下。
4,大学扩校、扩科,研究生、硕士泛滥。
从身心特点讲,人的好时光是50岁之前,而大学为了利益,让许多人去考研究生、硕士,读博。把学习时间拉长到28岁、30岁。那么工作的好时光只有20年。
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失去了童年、青少年该有的样子,该享受的东西,把30年捆绑在课本上。造成许多心理疾病,许多人进入社会,不能适应社会,出现抑郁、人格缺陷、性格不向好等等,表现是早逝、自杀、报复社会、贪污成瘾、自私损公、不讲诚信、三观不正等等
5,私立学校的参与竞争。
社会力量办学本是好事,但为了利益,各种危害凸显,如多方资本暗自参与股份赢利分红,变本加厉内卷,竞争手段严重违背教育原则与规律。
6,为了利益对大学的认知导向三观不正。
许多利益者,这些人在社会的角角落落,他们都是靠教育发财的人,有权贵人士、有出版商、有老师、有校长、有培训者、有试卷教辅商人,他们是教育利益链条上的人。
他们宣传的口号,都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考大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通道、考大学成功上岸、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升官发财上大学、望子成龙光宗耀宗等等,整个社会的引导让家长走向教育的认知迷失,让孩子压力不堪重负。
当下形势新需要,要对大学生就业有客观的认知导向,现在已经不是以前国家分配,现在靠的是能力。考大学不是目的,就业也是目的。
总之,学生压力的背后尽是你想不到的利益。国家兴盛,重在教育,把教育当生意做,害国害民。知识并不改变命运,能力、创新技术才改变命运、国运。(作者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