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教师从教20余年,仍是初级职称,在人民网留言为自己鸣不平
不管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也不管是为了编制而报考教师岗位,还是为了圆自己儿时的教师梦,只要符合相关报考条件,并有良好的师风师德以及不错的教学能力,都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教师岗位具有特殊性,无法用量化的形式呈现工作成果,无论是课时数量,还是班级成绩,都只能代表教师某一方面的能力,因为教师的考核严格而负责,包括诸多方面,其中教师职称,俨然成为众多老师的心头草。
一位小学教师从教20余年,仍然是初级职称叫人心寒
一名合格的人民,需要具有奉献精神,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以及学校领导的认可,而证明老师的付出被认可的主要因素,即是教师职称。
想要评上高级职称,需要满足诸多条件,不过在现实中,不少老师明明已经满足所有条件,依然迟迟评不上职称,此时才发现,与教师编的竞争程度相比,教师职称才是真的难。
教师职称不只是对老师能力的认可,还与工资有直接关系,包括未来的退休金,也与职称密不可分,可见职称能满足老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自然对此十分重视。
奈何教师职称名额十分有限,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教师迟迟不退位,年轻教师就无法获得名额,以至于部分老师,辛苦教学十几载,依然属于初级职称。
比如这名小学教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行业,作为一线教师,每天工作十分辛苦,不仅要应对学生和家长,还要完成领导下发的其他任务,此外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出现,老师的下班时间再次延长,付出与回报没有形成正比。
更让这名小学老师感到意难平的是,自己辛苦从教20余载,至今仍然是初级职称,而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均符合评职称要求,无奈每年都因为名额有限,而被拒之门外。
相比之下,这名老师却发现,学校内有几名综合能力不如自己的老师,却评上了职称,这更让她感觉意难平。
老师在人民网上留言,为自己的现状鸣不平
河南姚艳艳老师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了解,尤其是在职教师,更是被她的勇敢表示钦佩,虽然前后经历了九年的时光,好在结果是完美的,如今的她已经评上了副高职称,不过在现实中,还有很多老师的境遇与姚艳艳类似,可能熬到退休,依然是初级职称。
于是,这名从教20余年的小学教师,索性到人民网进行留言,表示自己21岁大学毕业,就从事教师工作,如今已年过四十,依然没有评上职称,认为有失公允,甚至被上级通知,想要评上职称,需要有城镇中学的任教经验,这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具有不小的难度,
如若学校老师都没有评上,也会让老师的心理舒服一些,毕竟名额有限,不过却看到那些能力远不如自己的老师,却轻松评上职称,相信换作谁都会感觉有失公允。
这名老师的遭遇,并非个例,而他在人民网上的留言,也引发其中老师的共鸣,也说明在很多地区,均存在这种情况,由于教师职称名额有限,很多老师都在排队等候,这一等可能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当下,延迟退休政策呼声很高,网传未来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周岁,那些拥有职称的老教师迟迟无法退休,年轻教师更难获得名额,以后教师职称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如若老师临近65岁,依然为职称奔波,也着实有点心寒。
想让教育良性发展,提高老师的工作幸福指数很重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先行。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领路人,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各界需要尊重老师,不要盲目干扰学校教书育人的工作,为老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应该给老师布置非教学工作,只有提高老师的工作幸福指数,才会让老师更有教学动力。
家长更应该理解老师的付出,不要轻易对教师进行指责,同时对于教师职称,教育部门有必要完善现有的评选制度,让所有老师都能享受平等的晋升机会,不要让辛苦付出的老师感到心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