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要百花齐放,不要四校垄断
(2023-08-03 11:35:32)看了1996年的上海文理科前十名单,各学校百花齐放。川沙中学、敬业中学、鞍山中学这些现在已经沦为三流的学校也能培养出全市前十的考生。现在可能吗?
现在被那几个学校包了。
是其他学校集体变差还是那几个学校大大提升?
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不合理的中考自招政策,让头部学校精准掐尖,其他学校一点捡漏机会都没了。
以前,大家凭中考成绩排名。中考为过关型考试,拼仔细认真。也就是说,中考你比我高几分不代表你高中一定比我优秀,因为高考拼的是努力+智商,努力决定下限,智商决定上限。
所以底下学校很容易捡漏。现在有了拼智力的自招,捡漏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这种优秀生过于集中的培养模式真的好吗?
弊大于利。
一来底下学校基本只能最多拼个同济华师大,大大降低了大部分学校的事积极性。
二来压力极大渗透到初中甚至小学。因为家长觉得,只有考上那几个学校才有可能上交大复旦,所以必须超前学。
三来,有人会说把优秀的人集中起来认真培养,不是更好吗?这是理想。现实世界,这些本来就高中内容学过一大半的又努力又聪明的孩子不需要老师也都差不到哪里去。所以,部分头部学校的教育模式就是:上课躺平+考试巨难=你自己搞,反正,你自己会搞的。比如某四校分:家长投诉数学老师?我也没办法,人家再外地可是人才啊,我尽力了,要么你们自己……
所以,期待中考招生改革的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