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亲身体验过体制内学校、一般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亲眼见过很多教师流失的全过程。只想说,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纵横捭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管怎样,请保护好自己的能量,不管走到哪里,都还有再“发芽”的机会。能量是一个人的生命源泉。
在体制内学校,教师进到一所学校会有三年的跟踪培养制度(不知道各地是否有差异),经常会有校际间的听课制度,教师互相学习提升业务能力,每个老师每个学期有讲公开课的硬性要求,还有外出去参加各种赛课的业务指标,你若完成得好,才算一个合格的老师,甚至优秀的老师,大概率下三年内成为一个业务娴熟的骨干教师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所以体制内老师,只要你业务完成得很优秀,这碗饭基本可以吃稳了,但是弊端是有各种跟教育教学工不太相干的资料会让你填写、整理、上交,另外就是工资不是太高,维持正常水平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你还会遇到拉不动的家长脚步和扯不动的学生后退,这个问题是让人很无奈的,尤其是教师,你越是心急如焚,越是一筹莫展,面对这个问题,你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让自己保持情绪稳定(有点难,但是你要努力去做到),所以有很多体制内的教师,在练就了一身本领后,由于不甘这样沉沦下去,带着长硬了的翅膀,选择飞翔于天空,或者自己创业,或者跳进能给到自己更好的福利待遇
承诺的私立学校,去大展拳脚。虽然这样做很冒险,但是他们此时已经有了去冒险的底气,对于未来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也不乏有个别人是为了保留最后的生机)。
尤其是二十七八岁到三十二三岁这个区间的老师,已经有了些许工作经验和能力,或者是已经四五十多岁左右,拿到了特教身份和各种荣誉的老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无人能及,各方面已经很稳定,没有太多负累,可以去追求自我实现了,于是跳出樊笼,进入大海。他们跳槽出去之后,有个别人很快可以在新的学校有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可以自己独立成立工作室,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才干,不受任何杂事烦心(理想而已),一心做好专业,还能实现财务自由,尤其在现在这个平台多、资源广的社会大环境,大家各凭本事,可以拿到很不错的资源和回报。比如北京几个知名学校的一些老师,跳槽出来后,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工作室,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团队,当然,他们的课也是真的能吸引人的眼球,一看就是有真材实料的人。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在体制内安逸度过余生,熬到能拿退休金的时候,带着沧桑和些许骄傲(桃李满天下)回归生活的尘烟之中。一般情况是没有人会主动跳槽到私立学校的。毕竟安身立命、生活有保障,是芸芸众生的普遍取向,有谁愿意去吃被动的苦呢。
相比私立学校的人员流动频繁,就又是另一幅光景了。大多数私立学校并没有自己完整的人才培养制度,或者说不会去特意培养人才,特别是你的专业能力。有些私立学校利用关系,和一些体制内学校联手来培养自己的教师,但是那也是表面的功夫,一年半载来一次联谊,拍拍照,合个影,表示有一件事情发生了,让家长以为好像发生了内容多么丰富的一件实在的事一样,给家长打一剂强心针而已,所谓的专家也只是露个面而已。因为教师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天天的打磨,一节课一节课地去研讨再回炉,还需要团队的支持和专业人士的悉心指导。
曾经见过有些学校,请了所谓的特教专家来学校,专家就听听课,完了之后说几句不疼不痒的话,人家知道你安排上课的老师肯定是你看重的人(可能并不是因为专业方面业务能力很好),说完几句客套话(因为露骨的话,被自己学校领导看重的老师可能自视甚高,也不会真的愿意听一个外来人的大道理),大家开心地聚完会,有时候再聚个餐,就这样开心地结束了,最后品宣部门会出一堆照片出来,某专家来校指导过了,某学校的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图片
而事实并不是你所看到的表象。所以私立学校的教师流动很大,不断地需要新的
血液流动进来,补充能量,一方面需要激活现有的死水,产生鲶鱼效应。当然,流通进来的新教师,很少是有精通业务能力的,因为,这样的老师,一般情况下来到新环境,最开始生存都很难,如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保护,在萌芽阶段会被各种妖魔鬼怪挖坑干扰,除了自身有斗魔除怪的能力和好的心态,还需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试问这样凤毛麟角的人,怎么会随意跳进私立的大染缸呢?在体制内至少已经是中层以上了,而且培养这样的一个人出来,体制内也是要花费比一般人更多的精力的,也需要各种庇护才能得到相应的机会的,体制内也不是只有静水楼阁、花好月圆、人美嘴甜又心善的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当你们面临同一个猎物的时候,比如评职称、评优秀,大家都等了好几年的机会,谁都想得到这个“猎物”,于是就会出现,有的老师被举报教案有作假(请别人抄教案,或者直接拿了别人的教案或者旧教案顶替等各种乌龙事件),只有和你熟的人才能抓住这个举报的机会。有的老师就一被举报一个准,若没查出问题,反正你要背着曾经被举报的名声,熬过几个焦虑煎熬的夜晚;若被查实了,这事就可大可小,要么可以上升到道德层面,说你身为人民教师,人品不实,弄虚作假,态度不端,不把评委老师和学校放在眼里,不尊重教育事业,从此贴上各种标签,若你够彪悍,可保一世平安,没人敢当你的面指点你,若你只是一时糊涂,平时却是谨小慎微,此事够你懊恼一辈子了,人人可以来拿捏你。
那些私立学校流失的教师,要么是业务能力很棒、一直坚持自我、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的人格完整且独立的人,懒得跟“苍蝇耗子恶犬”斗;要么是血包,业务能力一般,得不到同行的欣赏和支持,当然你业务能力很好的情况下,得到同行的嫉恨也说不定,业务能力不行,战斗能力也不行,领导不会为了你,出手去破坏平衡,或者说领导可能会故意要你来做血包,以便可以因为有事端发生而去用把柄拿捏那个出手破坏你的人。其实人们在幼儿园时期已经会分好坏了,每件事情发生的始末,孰对孰错,领导心里门清,只不过是你以为人家不知道而已,你可能还会陷入自证的旋涡,痛苦挣扎着,那么最后你们都将是工具人。
血包被消耗得不能持续供血了,会先一步离开,那个出手破坏的人——扎血包的人,因为暴露了太多的劣行,被周围人暂时的惧怕,长久的防备和背后的各种防范,最后虽然也得到了很多利益,但是“兔子们”也渐渐长了心眼,学习了各种“手段”,以牙还牙,最后扎血包的人带着一点战绩也离开,去新的战场。久而久之这样的职场氛围就形成了,一切都在掌控者手中,掌控者只要坐山观虎斗,只暂时留几个骨架人物(其实也只是暂时安全的,风头过了之后也要时刻经受荆棘丛中风雨的锤炼),然后看你们一批一批地进进出出,像流水一样,源头活水来。
所以,别问别人,你是应该进体制内还是去私立学校,最真实的情况只有你自己知道。因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你能否承受得了体制内的风平浪静下的蛰伏,平时戴着无表情的面具,过着寡淡而忙碌的日常生活,等待时机伺机而动,适时展示你的战斗力,夺取“猎物”;你能否在私立学校,时刻拥抱不确定,同时又竭尽全力地付出,不做无辜的血包,也不做卑劣的小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能时不时也扬几掊土,杀杀那些不怀好意者的威风,有着打得一拳开,免招百拳来的气魄。
自古就有“人善被人欺”的弱者一直喃喃自语,也有劣币逐良的憾事频繁发生,还有怀才不遇的悲凉层出不穷。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人性的修罗场从来不缺少故事和事故,预祝所有的职场人,能够在职场里生存得漂亮一些,并保持身体健康、拥有灵魂完整、始终带着善意,还能赚得安身立命的几两碎银,安享生活的安定。
图片
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前提是你要保护好你的能量,当遇到不公待遇和挑衅的时候,敢用适当的方式为自己发声,因为一个人的能量越来越弱的原因是,你干了太多自己内心并不接受、违背自己意愿、委屈自己的事。委曲求全并无任何价值,只会换来身体里的各种结节甚至更糟糕的事。所以请努力给自己攒底气,你才有勇气和能力保护好自己的能量。
好运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