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升初乱象,让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
(2023-06-20 10:38:39)
下面说回到今天的话题吧,上周和大家讲我了解的今年海淀小升初,讲了哪些人在小升初大战中最容易胜出,并给中低年级家长提了一些建议,我本以为今年小升初就到此为止了。
结果没想到风云突变,有一些之前接到过中学电话的家长,没等来录取信,等来的是中学的退订电话,说之前的预录取不做数了。真是见了鬼了,怎一个乱字了得。
经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未来小升初择校真不是一般娃、一般家庭能玩得动的游戏了。拼孩子的话孩子要是大牛;拼家长的话,拼的不仅物质层面了,太难了。
怎么办?我给大家的建议是:玩不起咱就不玩了,彻底断了小升初择校的念头!
我不是要大家躺平,恰恰相反,我们放弃了小升初择校就没有了杂念,可以更集中精力在孩子的学业、兴趣、特长方面,把目标定在相对更公平的中考上,这才是是最佳选择。
我知道,我一旦说出放弃小升初择校的话来,很多家长都会接着问奥数还要不要学?
毕竟多年以来奥数都是和比赛、升学、择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仿佛学奥数就是为了比赛、升学。
我想起了我开号之初写的关于奥数学习的几问几答,现在看来我的观点依旧不变。今天我把它收拾一下,挑一些重点内容,再次和大家明确一下我的观点和态度。
现在还需要学奥数吗?
奥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训练、思维游戏,一部分孩子在答题解题中获取无与伦比的高级快感。也正是因为它和思维强相关,从一开始就被披上了功利的外衣,包括国际奥赛中国学生屡摘金奖,包括名校用奥数成绩作为特殊招生的依据,一下子奥数就风靡了。
我做老师的时候曾在班里做过调查,40个人的班级在学奥数的超过30人,同时上着2个及以上奥数班的超过10人。
“大家都在学,自己不学就落后了”,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心理。
这几年随着政策变化,虽然奥数金奖成绩还是最能打动招生官的条件,但越来越确定的是它只属于极少数人,卷是卷不动了。
现在孩子们再学奥数,反而可以放下奥数成绩,更多关注对孩子思维的训练,关注奥数学习对校内学习的反哺,从另一个角度讲绝对是好事。
编程、棋类也可以锻炼孩子思维,但我依然相信奥数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所以您不用怀疑,让孩子学吧,从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只要学就是对的。
奥数能提高校内成绩吗?
奥数是思维能力的锻炼,奥数包涵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换元思维、反向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立体思维等等二十几种思维方式,众所周知,思维能力是一个孩子的智力的核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小学期间,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有人把奥数比喻成思维的体操,很形象。说到学奥数能不能提高校内成绩,这要从两方面说。
首先,奥数和校内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系统,虽然有的奥数问题也确实是孩子课内未来将要学到的内容,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奥数和校内不是一个层级,不是补课。
其次,普遍来讲奥数学得好的孩子在课内通常还是有优势的,尤其是那些从小学习,有童子功的孩子。
他们思维更活跃,想得更多更快,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自信心也更强。这都为他校内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学科班都没有了,该怎么学呢?
双减之后线下课都关停了,经济条件好,对孩子学习不敢放松的家长有的请一对一家教,有的上线上小班直播课,反而花费比双减前更多了。
我昨天听说朋友家孩子请家教,您猜一节课多少钱?
3800!我听了都震惊......
这让消息闭塞,经济条件相对弱一些的家长更无所适从。
但一些过去的线下机构也在把过去的课程电子化、AI化、教辅化、硬件化,这样一来反而给普通家庭更多选择。
比方说明天咱们要推荐的天天练APP,全学科辅导,其中数学课内外内容系统全面,每节课几分钟趣味性强又落到实处,是孩子们独立学习的好帮手,三年才1000出头。
比方说咱们之前推荐过的学而思秘籍大蓝盒,就是把学而思奥数内容教辅化智能化,如果孩子学习主动性强,家长再能辅导一下,性价比极高。
还有很多家长在后台问过我的学而思学习机,虽然好几千的价格看着不便宜,但它集中了学而思大量各个学科课程,如果孩子都能学起来的话,也是值得的。
所以说想要学总是有渠道的。
现在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变化很大,家长如果被各种消息裹挟很容易焦虑,家长缺的是对孩子教育的恒心与坚持。
我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孩子大了的过来人,很多教育观点是站在孩子9年、12年乃至更长时间线上形成的,我想会更有价值。
今天就到这吧,明天咱们直播间见吧,能请到王一帆老师很不容易,天天练APP的活动也是明天直播的主题,但我还是希望能在直播间和大家交流更多孩子教育的话题,珍惜每一次和大家面对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