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公平,但最大的不公平在高考前早已产生!

俞敏洪说:高考是最公平的人才筛选标准,但其实,最大的不公平,在高考之前就已产生。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年将有超过1200万人,进入各自不同的考试,参与这场三年长征的最终考验,谁将金榜题名,谁将功亏一篑,走进了考场,在每一科都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那就算成功了。
只是相当公平的高考,没有人会质疑那2天的这场考试的公平性,但我们不该怀疑高考的公平依然是用高考前的3年,甚至是12年,更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的不公,在差不多的年龄接受了教育,却接受了层次分明学校的不同教育,最后一起在6.7-6.8参加考试,接受最终比拼。
比如,都将在明天高考的两个出生成长不一样的孩子,他们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邻居家的小孩,没能考上我们县城最好的一中,甚至没去第二好但接收人数不多的芙蓉实验高中,她就读了差生集中营的二中,哪怕是县城最顶尖学府的一中,高考后985的寥寥十几个,芙蓉实验高中能有一两个末流985,还有几个211,再加几十个普通一本,而二中甚至连本科个数都难超十位数。
而和邻居家孩子同龄的领导的儿子,在县城最好的芙蓉实验初中就读,然后不知道想了啥办法去到了省城读了四大名校之一的师大附中,邻居家的小孩则在镇上的初中就读,然后勉强过线进入最差的二中就读,而他两小学二年级前在村小的同一个班,其后一个继续留在村小,另一个去了城里读书,成为了分水岭。
领导孩子就读的师大附中在2022年共有55个人录取到清北,而985,211的相当多,再不济还是能上本科,邻居家孩子就读的二中2022年考的最好的一个文科生才525分,能上公办本科就读,但是非常一般的本科。
二中高考出来的优秀学子有那么几个有机会就读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医学院,湖南交通学院等民办本科,还有机会就读长沙理工城南学院,湖南师大湘杏学院等独立院校,这类学校有个共同特点:学费相当的贵,还有另一个特点:就业比985的差太多。
邻居家的孩子和领导的孩子真的是智力的差距带来的高考的参差?
邻居家的孩子数学出奇的差,初中开始就像看天书似的,都是问号,却也理解不了,更解答不了,而她很腼腆,看着很文静,其实更多的是自卑。
当我告诉邻居家的孩子,一定要努力努力的学习,争取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才会有好的前景,她听进去了,而且极其努力,二中的铁人如果有,她算一个,只是基础太差,再怎么努力也就那样,可她的历次模考成绩在他们学校都是前三。
但这成绩是不够看的,尤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她这成绩几乎望不到领导孩子的后背,如果说有云泥之别,这大概就像了,领导的孩子模考就没低于过600分。
领导的孩子勤奋刻苦还好学,所以他能有这成绩天经地义,但邻居家孩子难道不努力,甚至可以说更努力,有时候努力的样子令人心疼,可是努力终归没换来分数,她的成绩已经不是单纯自我努力就可以提高了!
邻居家的孩子底子实在太差,她的求学经历从没得到正确的引导,涉关乡村老师的水平好不好,学习的环境好不好,家庭的熏陶好不好,这些都成为了她高考做不出来题的因素,这无疑契合了俞敏洪老师的这句话:“最大的不公平,早已产生,邻居家孩子就早已遇到了,只是她还在庆幸,她曾经很努力了!
后一篇:人大附中是宇宙最牛中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