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琅琊榜奥数牛娃今安在?

(2023-02-04 17:22:23)
当年琅琊榜奥数牛娃今安在?

这种观点在上海的家长群体中其实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20年民办确定摇号后,某神教大肆宣扬这种观点,确实洗了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脑,信徒甚多。
当年琅琊榜奥数牛娃今安在?


在这里我想问:

你们是凭什么这么认为的?你们调查过吗?有数据吗?

01

民粹

绝大部分人都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这些观点很多时候是不是事实并不重要,而是要看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立场,比较典型的是找一些孤例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孤例还不容易找吗?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

一个人的观点又是和其认知水平是匹配的。就像古代老农们会认为皇帝用的是金扁担金粪桶;屌丝们会愿意相信有钱人过得也并不幸福;连护照都没有的人会相信国外医疗都是免费的;而放羊躺平的家长会愿意相信小学奥牛进了初高中后会变成水牛。

所煽动民粹是很容易的,只要经常对他们灌输他们愿意相信的低级谎言就行。

这种荒诞的胡扯言论,放在以前我连驳斥的兴趣也没有。但既然有人在我文下这样留言了,雨心老师的杠精气质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被激发出来了。就像之前闵行某校家长组团到我号里骂街,当我放出该校毕业数据后,这群家长就一个都不吭气了,倒是有不少对口这学校的家长恐慌得不行问怎么办。

雨心老师挺擅长这样的数据打脸,不信的可以再来试试。

02

当年奥牛今安在

在旧时代,每年会有家长统计四大杯赛的竞赛获奖名单,按奖项含金量和获奖情况统计了当时小学奥牛们的排行情况,是为小奥琅琊榜,以墨水蛙的数据最为知名。

我选了2016年五年级的数据,这份数据包括当时2000多名学生的情况,这一届的奥牛绝大部分在2020年中考,除少数学生外目前高三在读,尚未高考。因此可以用来追溯评估其中考录取情况,以及在高中阶段的竞赛表现。

我挺喜欢干这事情的,一个个学生的升学过程都是一个个悲欢喜乐的人生故事,却少有人知道。

本文选取16年五年级榜单的前100名。看看他们是不是如某神教所宣称的和很多人认为的“小学奥牛大部分都是水牛,后继无力”。

我犹豫过是不是要把学生的真实姓名放出来,为增加说服力,没有隐去他们的全名,如果反对声音比较多再作调整,详见下表。
当年琅琊榜奥数牛娃今安在?


03

2016年五年级小奥榜前100名后续升学情况统计如下

1、89人录取四校级高中(包括四校、七宝、四分、上外附中、上实),占比89%。

2、72人录取四校(上中、华二、复附、交附),占比72%

注:绝大部分为自招录取,这意味着进入四校实验班,高考指向SS档(清北)或S档(复交)

3、升学去向未知的4人(见表,欢迎知情读者留言补充),查实去向的占比96%

4、四人已选择了体制外,包括上外附中一人,占比4%

5、54人在高中五大学科联赛中获奖,其中省一25人(不完全统计)

注:说明超过一半的奥牛到高中阶段仍然活跃在竞赛路线

6、至少已有四人被顶级大学录取:

霍立宁、杨亦诚(华二)被清华丘班提前录取,

王逸(上实)被清华录取

吕思源(华二)被中科大少年班提前录取

以上统计数据说明,6年前那批五年级奥牛,他们中的近90%,并没有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泯然众人”,而是进入了顶级高中(四校级),其中超过70%自招录取了四校。这意味着在中考节点,他们中的大部分进入了应届初三学生的TOP1%。

由于这份两千多人的名单很长,限于篇幅我不可能列出全部,只能告诉读者,在名单中的100—300名也差不多是和前100差不多的情况,到300名以后,在中考中录取顶级高中的比例才开始明显下降。2000多人的名单中,进入四校级高中的合计人数相当可观。

这意味着在旧时代有很大部分的顶级高中名额,其实在小升初节点已经被提前预定了,看表就能看出来,这些奥牛在小升初节点90%以上进入了华育、市北这样顶级初中高速轨道,四年后对未进轨的学生极大概率是降维打击的碾压。

所以旧时代小升初节点的选拔,是因为效度太高造成超前竞争过度,而被政策强行改变的,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后继无力”或者“变成了水牛”。

小奥确实并非旧时代唯一的小升初选拔方式,但在对事实毫无了解的情况下信口雌黄颠倒黑白,那不是蠢,就是坏了。

我可以想象到这篇文章会有“这批学生尚未高考,鹿死谁手还未定”之类的留言,没关系,下一篇我会再放某年琅琊榜前一百奥牛的大学录取结果。

至于今天表中的这些孩子,我明年会再续播一下他们的高考结果,我想结果肯定会让某教教众很失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