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CMO放榜之后——“魔都”高中学习系列之九
(2023-01-15 11:44:59)今年的CMO,在魔都,无疑新高一是最璀璨的群体。因为高二高三获得金牌的选手,很多都是去年已经获得过奖的牛人为了提升自己的上限再次参赛的,但新高一这11人则是刚从初三升上来的,他们能够在哥哥们的阴影下抢到很大一块属于的自己的蛋糕,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岛叔也恰恰对这一届的新高一非常的熟悉,所以就从新高一这11人聊起吧。
这一届新高一的孩子们,倒算的话,是2013年9月进入小学一年级,2018年6月小升初,2022年6月初升高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在2006年和2007年之间。2013年的时候,是学而思进入上海满5年的日子(学而思2008年进入上海建立上海分公司)。这个阶段,是魔都鸡娃氛围已经渐渐成熟,奥数四大杯渐渐进入要放量拉升的蓄势阶段。
2015年的时候,我们交流平台建立了第一个QQ群,当时仅仅是几个一起学奥数的牛娃家长凑在一起讨论孩子奥数学习的。当时新高一的这群孩子都还只是2年级的小娃娃,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展露出良好的学习能力。但当时的四大杯是没有2年级的,2年级也没有学而思集训队和四季的创新班。但学而思的操盘人很聪明,搞出了一个学而思综测,考语数外三门,把全市的孩子组织起来进行了考试,还进行了排名。这个排名通过家长帮论坛进行公布和宣传,顿时在全市的鸡娃家长群里掀起了热议。
哇,你家孩子竟然是综测第一名,全市第一呀。
岛叔现在还记得当时我们的QQ群里几乎汇聚了所有学而思综测排名靠前的学生家长,因为综测排名主要看数学成绩,所以排名靠前的孩子基本都是数学比较好的孩子。当时进入这个群的家长,基本都是牛娃家长,对奥数学习并没有觉得是件很难的事情。但外面的家长很多都觉得奥数太难了,像洪水猛兽一样,心存畏惧。这个时候,岛叔就给我们的QQ群取了一个名字,叫侠客岛。看过金庸小说的家长一定知道,在《侠客行》这部小说里,侠客岛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没去过的人都怕去,认为去了就会没命,但去了的人结果是都在岛上活的好好的,全部沉浸在武学学习中而乐此不疲。岛叔给群取名侠客岛的寓意就是大家不要觉得奥数是洪水猛兽,奥数不可怕,加入我们的群,一起来抱团取暖,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奥数是可以学好的。
这本来就是一个家长们抱团取暖的地方,没想到后面却产生了大作用。2016年的时候,我们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取名侠客岛之家。(因为当时人民日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取名侠客岛)。
这段日子正是微信公众号的黄金时期——2016年后,我们的智能手机已经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完全取代电脑上网了。这直接导致了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尤其是获悉如何教育孩子信息的渠道从2015年前的以电脑上网逛论坛为主,渐渐转变为2016年之后的以智能手机上网为主,交流的主战场从电脑论坛变成了各种微信群和QQ群,看帖子也不是去论坛上去看了,而是以看微信公众号为主了。
因此2016年后我们开了公众号之后,把岛上牛娃的学习经验写成各种文章发布了,这些文章至今仍然保留着,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我们的公众号,在“干货来了”菜单里,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的牛娃家长们分享的学习经验,总计有三十几篇。
从那以后,我们也出名了,侠客岛是牛娃聚集地的信息传遍了魔都,使得我们成为魔都最红火的家长交流平台。
等到了2017年的时候,那是侠客岛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阶段。交流平台里几乎汇聚了全市所有的牛娃家长(即现在新高一的这届)。而这个阶段,也恰恰是魔都奥数学习最疯狂的阶段,奥数四大杯的参赛人数达到了史上最高。岛叔记得2017当年的小机灵杯全市参赛人数4个年级一共超过了5万人,其中大部分以四五年级为主。
因为有了数量足够庞大的学习人群,使得这一届的学生们涌现出特别多的奥数牛娃。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新高一在CMO里特别亮眼的原因之一。岛叔粗略估算,新高一这届,当年小升初的应届生人数在12万左右,当年学习奥数的学生在3万人左右(当年根据魔都各大培训机构开班数量和四大杯里小机灵杯参赛人数框算过),占比达到了25%以上。
到了2017年年末,四大杯开始被教委叫停了,随之后面就开始慢慢降温了,2018年上海出台了中考新政,2019年中央出台了摇号新政,2021年中央出台了双减政策。因此2017年-2018年后,学习奥数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这也就意味着培育竞赛生的土壤小了,基地范围缩小了。
所以,今年的新高一闪亮登场和当年的奥数氛围是离不开的,类似巴西足球为啥那么厉害,因为巴西的孩子从小就踢球的多。
接下来再来看看微观的情况:
新高一这届的牛人们,最终胜出者是11人,其中5个进入了国家集训队,6人是金牌获得者,基本也是保送清北了。
这11人里,当年基本都在我们的琅琊榜上前100名,其中只有4人是在三、四年级考进了学而思集训队。这里岛叔要说明一下,我们低年级的家长都喜欢炒作学而思集训队,认为进了集训队就都是全市顶牛了。其实小学阶段的成绩并不能说明啥问题,集训队只是机构为了招揽优质生源免费开设的培训班而已,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牛娃的广告效应来招揽更多普娃生源而已。小学里是不是集训队与最终CMO成功在岛叔看来并没有必然联系。新高一的这届集训队名单岛叔这里还保存着,加上后续补录的,前后一共有26人。26人里,最终只有4人成功CMO
摘金,其余22人基本在上海高联赛区里的获奖名单里也不太看的到。有几个是上海高联拿了三等奖而已,仅此而已。但这些机构就不会告诉你了。从最终的CMO金牌率来看,集训队的成功率并不高。
11人里,另外7人也从来没上过集训队,11人里成绩最好的那个孩子还是四年级才开始接触奥数的,当年因为接触了晚,在小升初的时候还没出成绩,导致华育中学还没要他,只能去了其他初中。但牛的人终究是牛的,无论是不是学而思集训队,无论是不是华育,牛人在哪里都是会放光的,这取决的是孩子本身(当然,这需要孩子的天赋足够的强大)。
11人里还有一个孩子在小学里数学并不是特别出众,倒是英语成绩很好,一直到了初二的时候,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喜欢上数学了,强大的内驱力推动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然后从初二开始,数学越来越好,越来越厉害,最终竟然获得了CMO金牌。这位牛娃的家长当年小学的时候还为没有考进学而思集训队和四季创新班而焦虑不已,现在成功摘金也是恍如隔世了。
这11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自律。我们知道,高联的学习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要至少花上2000小时,还都是业余时间,没人会来盯着你学,所以不是超级自律并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仅靠家长在后面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届新高一的孩子们当年在小学阶段时涌现出很多很聪明的孩子。但到了青春期发育之后,有的叛逆了,有了喜欢上电子产品了,有的开始刷抖音看小红书了,真正在初二之后还能够自律自主学习的孩子并不多,但最终能成功的,是那些天赋不错(并不一定要顶尖天赋),但能够有极强的自律意识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孩子。
岛叔认为,现在的学生,聪明的孩子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很多,最终站上顶端的还是优秀的孩子多。天赋是基础,自律是决定性因素,父母的加持和学校老师的引导是辅助因素,三者完美的结合和统一,才能打造出一个顶尖牛娃来。
所以我们从这一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高一金牌选手榜得出的结论就是以上这些内容了,本文写的是新高一的情况,但实际是写给我们小学生家长看的,因为岛叔知道,每年高联和CMO放榜的时候,就是下面低年级家长心里最痒痒的时候,入不入坑,走不走竞赛道路会让很多家长纠结。在岛叔看来,其实不用纠结,就看你家的娃是否具备一定的数学天赋和很强的自律意识,这是决定最终能否竞赛成功的主要因素,其他诸如是不是要早学,是不是要去提前奥,这些都不重要。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欢迎留言区留言。想在升学的道路上抱团取暖么?欢迎加入侠客岛之家——魔都最火的民间学龄期家长交流平台中来聊聊。
申请加群,可加村长2微信好友(扫下方二维码),经验证(提供学生学籍卡,可遮挡部分信息,但反映年级的数字需保留)无误后拉入相关年级交流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