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娃的清北路什么样?
(2023-01-14 21:25:50)常看号的家长会发现,菲妈最近尽在瞎晃悠,一会儿跑到其他自媒体去客串打杂,一会儿又去人家小升初讲座上凑热闹。你不知道你家闺女最近期末考吗?成绩虽然不是吆鸭子(四川话,垫底),但也一直中不溜秋的,一年级,一次100分都没考过,这样下去,怕是人设要崩哦。
崩不崩我不晓得,反正文章确实是没得以前勤了,主要原因是,最近花了不少时间近距离观战小升初,以始为终,才晓得自己的鸡娃方向有没有问题。
虽然离开教育一线才几年,成都升学政策发生的变化是相当的大,主要原因:一方面,全国教育政策风向调整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减负一轮又一轮,学校、家长、机构三方都不断的调整适应中,没有一招制敌的规律可遵循。另一方面,在很多城市人口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成都反而逆势上扬。学生多了,但清北人数并没有正比例增加。分母变大,分子不变等于难度加大。
我开始鸡娃的时候,已经不在江湖,离一手的成都资讯(主要是小升初、中考和高考)还是有距离,而低幼段培养的我更多地去追逐了北上广的鸡血思路。当然,如果严格执行了那些鸡血方法,孩子的底子肯定是不错的。但我忽略了两个重要要素:1、海淀妈妈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我这盆地妈妈追起来,确实有点吃力的。(当然我不代表全部成都妈妈,学霸爸妈还是很多的)
2、我家闺女身体素质并不是很好,搞一天,要歇好几天的节奏。说到底,妈和娃都不够给力。看,我多有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如果是牛娃,牛妈,自然奔着清北,藤校去的,需要了解的是万里挑一的资讯,在成都就是如何进七中林荫理科实验班和七中国际部的方法和路径。
普娃,普妈,要了解的就更多了,因为孩子的水平和与之匹配的学校有上百种组合方式,好的组合方式是事半功倍,差的,可以说是毁人不倦。
于是我的求生欲开始折腾,我的劣势还是要用优势来弥补嘛。
最近成果:
目前的形势之下,自主选拔的空间进一步压缩,但卡死的可能性也不大。(小升初无间道,一边义正言辞,一边校内参观火热。2020年少量学生已经上岸,春节过后会迎来小高峰.)
但是小升初未来的大趋势还是就近入学、划片派位和民办摇号入学。
小升初的规划从幼升小开始,因为一房定九年。(小学时就近入学,初中划片派位)。如果想走民办的,早规划,无论从孩子学习能力还是民办学校考察。成都民办初中加工能力悬殊,二类以后性价比太低。
孩子的学习水平和父母的资源整合能力决定升学的结果。问题来了?如何评估自己孩子的能力。这个绝对头痛。
校内减负,成绩差异不大。跳出校内,各区的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如何在全市的整体水平上客观的评估出自己孩子的水平?
早几年AS杯赛比较多(华杯、希望、迎春),报名消息也很好收集。今年成都孩子有部分得到消息参加了希望杯和世奥赛。能拿奖自然是好的,这样简历上有写的了。相比区三好,来说,简历还是稍微可控一些。区三好=课内成绩好+体育好+人缘好。这里面的工作不是光抓成绩就可以了,大家懂的。
数学的辅导,几年前的经验是二年级开始就可以了,不少AS为主的学校排课都是从二年级开始的,但是从我自己今年鸡娃的体会,不少从幼儿园中班开始的娃明显上的班型已经超越了同年龄的孩子,于是我寒假也入坑XES,但只能从最基础的敏学班开始,有点后悔......
因为成都的小升初XK主要是数学和语文,因为之前刚刚才过了幼升小,其实也没有考虑到那么远,我把时间都安排到英语,这一圈跑下来,得知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开始收简历接受咨询。加上最近和升学圈内人聊,成都的娃英语要求没有北上广高,PET基本就够用了。如果再往上,就是有出国留学打算的了。(如果娃要去CW,SW,JY,英语可以多花功夫)
最后分享一个成都家庭把孩子送入清北的路径,帮助大家鉴定自己娃是牛娃还是普娃,但也要辩证的借鉴,毕竟这两年的政策已经调整了很多。
老五朵金花“泡小”的女孩乐乐,爸妈是高校老师,2岁的时候,妈妈启蒙英语,爸爸负责认字,5岁的时候,中文自主阅读没有问题,英语按照现在的水平,就算达不到KET,基本也是剑少二的水平。(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这句话无论往前还是往后推算十年,都没错)
当时小学名校的作业都是很多的,孩子都要做很久。话说现在,相比于普通学校,名校,作业还是要多一些的,比如龙江路就比我闺女作业多,老师要求也要高一些。
三年级,乐乐班上大部分孩子都在上AS了,爸爸也给乐乐报了名。其他英语和语文,都是按照父母的进度在家里进行,另外坚持的就是美术,过了专业级别,最后凭此拿了市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
六年级的时候,区三好加华杯二等奖还有市艺术人才大赛一等奖,乐乐进了七中育才网班。
进了育才才知道,要想提高七中林荫理科实验班(清北摇篮)命中率,进学校的数学竞赛班是个绝对加分项,但是这个班随时有淘汰,压力确实大,在竞赛班初一要上初三的内容,而这个进度必须要通过自习来解决。
定了目标只能全力以赴,家里也打听到一位AS名师,报名进入后发现压力山大,都是牛娃,一个题能做两三个小时。好歹熬下来,最后也在四川数学联赛中取得好成绩拿了个一等奖。
三年努力,数学、英语、美术全国奖项一个不差,加上区三好,顺利进入七中林荫理科实验班。
七中林荫,这所高中里的大学,聚集了全四川最优秀的学生,也有全川最顶级的学习资源:英语风采大赛,模拟联合国、奥赛集训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要兼顾所有并不可能,考虑时间、精力和重要性,当得知被选中进入数学集训队,乐乐已经无暇顾及其他,只能放弃。还好结果非常理想,拿了奖牌,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加分60.
高考成绩出来,乐乐毫无悬念,进入清华,成为七中林荫清北校友中的一员。
过程写的很潦草,但是真实的过程,即使是牛娃,也是异常的辛苦。辛苦并不痛苦,父母的陪伴,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氛围,这是不同于衡中的另一种奋斗。
孩子要躺赢,想想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