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浙争先,鄂京冀第二梯队,2013-2022年全国物理奥赛成绩详析

在2023年1月9日公布的2022年第38届全国高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成绩,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在各类国家、地方媒体上,都连篇累牍地加以报道,原因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含金量,是全国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最高的。
当然,全国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含金量相对数学而言,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除了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之外,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科。因此,这个学科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
回顾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从国家集训队入围人数和分布的角度观之,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第一,湖南省代表队一枝独秀,湘浙争先的格局仍然持续
在2013年至2022年的第30届至第39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湖南省代表队共有99名学子晋级国家集训队,平均每届有9.9人晋级国家集训队,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也令人吃惊。
尤其是2020年第37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湖南省创造了一个省20人入围国家集训队,占比33.33%的空前纪录。
总的来看,湖南省是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多的省份。
浙江省代表队共有83人入围国家集训队,平均每年有8.3人入围,这个成绩也是十分优秀的。
从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入选国家集训队的人数看,湖南省的优势比较大,达到了“一骑绝尘”也并不过分。浙江省代表队与湖南省代表队两强相争,构成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第一梯队格局。
从未来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格局来看,湖南省代表队与浙江省代表队的“龙争虎斗”仍然将持续下去。
第二,湖北、北京、河北等三强形成第二梯队,但湖北省的优势较大
湖北省代表队在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共有67人入围国家集训队,平均每年有6.7人晋级,成绩也是相当出色的。
湖北省代表队的成绩与湖南省代表队相比,还有32人的差距。与浙江省代表队相比,还有16人的差距,在第二梯队中遥遥领先。
北京市代表队与河北省代表队,分别夺得41个和40个入围名额。坐稳了在第二梯队中的位置,不过,要想赶上并超过湖北省代表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拼搏,是很难达成目标的。
第三,上海市、四川省是第三梯队的佼佼者,追求先进尚待时日
上海市代表队共有33人入围国家集训队。我们知道,上海市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非常突出,在2022年第38届全国高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上海市共有13人晋级国家集训队,以绝对的优势,排名全国第一。
此外,上海市数学代表队还夺得了31枚金牌,占全部金牌数201枚的15.42%。从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成绩看,上海市代表队更重视数学和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
四川省物理学代表队共有28人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全国排名第七位。总的来看,四川省代表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不够稳定,有时非常突出,比如2017年第34届,有11人入围国家集训队;但有时成绩“泯然于众人”,比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挂零”。
第四,广东省、辽宁省、江苏省、重庆市、陕西省等五省,是全国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第四梯队
广东省物理代表队共有18人入选,排名全国第八位。辽宁省代表队共有15人入围,排名全国第九位。江苏省代表队共有1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排名全国第十位。
重庆市、陕西省代表队,分别有12人、1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排名全国第十一位、第十二位。
第五,山东省、吉林省、山西省、黑龙江省、海南省、天津市等五省一市的物理奥赛成绩,每况愈下
山东省只有在2017、2018、2019年三年的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有所斩获,相对而言,是有一定实力的代表队。
吉林省已经连续六年“挂零”,山西省在2021、2022年没有收获;黑龙江省只在2017、2018年分别有1人晋级国家集训队。
海南省代表队,仅仅在2017年第34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有1个学子晋级国家集训队。
天津市代表队只在2014、2020年分别有1人入选了国家集训队。以上五省一市,在全国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偶尔有所发挥,成绩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
第六,有八个省、市、自治区,未曾染指全国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
这八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是: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看来,我国西部地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还非常不均衡。东部地区、沿海省市可以采用帮扶的做法,采取有效措施,助推全国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均衡发展,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七,位居前七位的省、市,都有进入排名前三的经历,在部分年份,有十分亮眼的表现
湖南省代表队共有3次排名全国第一,4次排名全国第二,1次排名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只在2013、2014年未能闯进全国前三名。
浙江省代表队表现最为突出,在全部十年的大比拼中,共获得3次全国第一,4次全国第二,2次全国第三的成绩。能够在全国决赛中,全部进入前三名,表明浙江省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是相当稳定的。
湖南省代表队共有2次全国第一,3次全国第二,3次全国第三的经历。只在2017、2018年间,连续两年失手,也属正常。
北京市代表队虽然没有全国第一的惊人表现,但获得过1次全国第二,4次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河北省代表队,2次夺得全国第二,3次夺得全国第三,但是在近三年成绩有所下滑。
上海市代表队在2018年第35届全国高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全国第1名,9人入围国家集训队,还有1次全国第二,1次全国第三。
四川省代表队的成绩与上海市相似,在2017年第34届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11人晋级国家集训队,夺得全国第一。在2020年并列排名全国第二,在2022年第39届并列全国第三。
第八,从稳定性的角度看,湖南省、浙江省、湖北省、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等四省二市表现突出
以上四省二市,在十年间每年都有人晋级国家集训队,成绩稳定,在全国的排名也是非常稳定的。也正是他们的稳定发挥,才使得他们的竞赛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
第九,从十年全国物理奥赛排名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沿海省份占据了较大优势
中部地区以湖南省、湖北省为代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反映两湖地区在物理奥赛教育发展,物理人才培养上的力度和优势。与两湖地区人民吃苦耐劳,勤劳奋进也直接相关。
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则是因为地近沿海,经济发达,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不过,东部沿海省市在人才引进和文化底蕴方面,更具有优势。
未来,全国高中学生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发展的趋势,仍将是湖南省领先,浙江省奋力赶超,湖北省居中稳定发展,北京市、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等“群雄竞发”的格局,而且会维持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