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高材生去中学任教,学得好就一定教得好吗?
(2022-10-27 10:22:34)文 | 张宇驰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但近日浙江温州中学公布的教师聘用名单却引发争议,11人中7人来自清华、北大,有2名博士4名硕士,一时引来“大材小用,学历贬值”的质疑。
名校高材生往往被寄予厚望,但在哪里发光,如何发热,个人选择应得到尊重。名校高材生甘做引路人,鼓励青年学生向光前行,某种程度上是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对于学校来说,引入高材生也是看中了他们的独特优势。高学历不只是高分,也意味着高眼界,可以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方法指导。当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点中学青睐名校高才生,正是为了通过打造高质量教师引领发展高质量教育。
因此,这是一场互相的选择、双向的奔赴。
但依然要指出,能力只是一方面,要想适应中学教育的节奏,合适的教育方法同样关键。中学教育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构基础知识体系,高材生愿意钻研教育的“术”,继续打磨自己,是充分利用才能的前提。若是一味顶着“光环”眼高手低,也难免沦为噱头。他们能否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并坚守教育的本色,还是要静待实践检验。
与其较真“值不值”,不如深思“能不能”。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体系向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有一部分选择留下来、沉下去,充实提高基层教育水平,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亦可窥见,随着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行业的要求也会随之提升。不妨作为一个契机,激励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进步,切实提高育人质量。
【作者】 张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