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博导“空降”,北大附迎来70后新掌门

(2022-03-17 23:13:18)

岗位空缺三个月后,北大附中终于来了新校长!

昨天,北京大学发布干部选任公告,学校研究决定,任命马玉国为北大附中校长。

马玉国是谁?

他会给北大附中带来哪些改变?

一位科学家、教授,在没有任何基础教育工作的经验之下,“空降”到一所中学当校长,这在我国是非常罕见的。

今天,关注教育的51上私立,就带您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北大教授调任附中当校长

昨天,北京大学在内网上发布干部选任公告:学校研究决定,任命马玉国为北大附中校长。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e7a37715j00r8vygk002dd200kl00zxg00kl00zx.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虽然只有短短十几个字,但却在海淀家长甚至全北京的家长中都引发关注。

因为,北大附中校长一职已空缺3个月,而距万众瞩目的小升初、中考和高考都只剩下不到3个月的时间。

但该任命一出,关注北大附中的人们不禁一脸问号:

马玉国是谁?

的确,这位新校长平时根本不是基础教育圈子的人,也难怪大家不认识。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f7e9c0abj00r8vygk001vd200sn00j4g00sn00j4.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此前,他一直在高校里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他是一位长期在北大任教和搞科研的科学家,此前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

我们先来看一下他的履历: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6d72234fj00r8vygl000pd200dc00grg00dc00gr.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马玉国

男,汉族,1972年2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副主任。

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是这样的:

1989/10--1994/07,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士

1994/09--1997/07,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硕士(导师:周其凤 院士)

1997/08--2002/12,美国依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化学系,博士(导师:Prof. Steven C. Zimmerman)

2003/01--2005/08,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博士后(导师: Prof. Geoffrey W. Coates)

2005/09--2011/07,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教授、课题组长

2007/05--,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1/08--2022/0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课题组长

2022/03--,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从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从1989年上大学开始,除了8年在美国读博士和博士后,其他时间都在北大。1997年之前是当学生,2005年回国后是在北大任教。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fd06b8cfj00r8vygl001ed200hs00a0g00hs00a0.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马校长此前与学生们出游,网页中这样的团建图非常多,可见师生关系非常好。图源:马玉国课题组网页

依据公开报道,在任职北大附中校长前,他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关系,除了2013年担任过北大山东招生组组长外,只有去年4月以北大化学学院书记的身份,参加了在北京五中举行的“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校”授牌仪式。

开创“跨界”执教新纪录

一位科学家、教授,在没有任何基础教育工作的经验之下,“空降”到一所中学当校长,这在我国是非常罕见的。

在北大附中历史上,虽然首任校长由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的尹企卓兼任,但那可是在1960年,百废待兴之后一切都刚起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各自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这种从高等教育“跨界”到基础教育的行为就算不是绝无仅有的,至少也是非常罕见的,尤其是在北京的基础教育界。

北大,又一次开创了历史。

新校长会带来哪些改变

大学教授担任中学校长,到底会给北大附中带来怎样的变化?

这大概是家长和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

作为教育观察者,笔者认为,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稳中有变。马校长可能需要一个缓冲期,把对高等教育的思考转换成为对基础教育的探索。和其他非教育学科的大学教授一样,此前,马校长并未公开发表过自己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和看法。所以,我们无法从既往获得他对中学教育的见解。

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北大既然免去了前任校长,大概率是因为不满意其工作。那么作为救火队长,新校长的目标肯定是纠偏。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fc8d593fj00r8vygl000zd200ic0064g00ic0064.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上图是马校长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一。高等教育的研究内容都是真正象牙塔,就像上图一样,绝大多数人是看不懂的。而基础教育却是谁都能评论两句,要承受的压力与高等教育截然不同。

上任伊始,马校长肯定是要调整的是此前的做法,将北大附的方向重新带回常规中学的办学思路上来,而不是再重新提出更加实验性的教育理念。但考试季就要到来,一切肯定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同时,他面对的学生,不是已经成年的研究生,而是包含初中生在内的“小孩子”,以及各种心态的家长。所以,稳中有变是最好的方式。

其次,以往王铮对北大附中富有争议的做法,可能会逐渐取消。北大附中可能会慢慢回归常规重点中学的发展方向,至少与其他“五小强”一致。

前任校长王铮因在北大附中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在家长中引发了巨大争议,曾被一些媒体称为“最富争议校长”。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d84d016bj00r8vygm000rd200r20066g00r20066.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新校长上任,最直接的做法一定是消除那些“争议”,将教学目标重新转向家长们普遍认可的学习上来。毕竟,北京其他有教育改革的中学,都没有以牺牲“学习成果”为代价。

第三,北大对附中的管理会加强,也会更加顺畅。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部属高校对附属中学或附属小学管理工作的理顺与加强。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317/2577b691j00r8vygn002hd200hr00gwg00hr00gw.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博导带着研究生出游很常见,但中学校长却不太可能带一群中学生出行。图源:马玉国课题组网页

此前,一些大学的附中相对而言比较自由。因为中学毕竟不是大学的重要业务,大学校长更主要的工作是在大学本身,所以造成了大学附中相对“独立”。一些大学由于有比较强势的附中,甚至在坊间被戏称为“某大附中附属大学”。这样的情况,以后可能都不会再放任其出现。

总之,北大附中更换校长一事,终于在3个月后尘埃落定。新的科学家校长未来如何率领北大附中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此前引发强烈争议的北大附中教学改革,一定会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史上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个案。

北大附中的改革,其实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是否合适在一所公办学校,用学生去实践一种新的教育探索?

如果当年的探索,只限定在其国际部,是不是会更能让家长接受?

如果放在一所民办学校,会不会成为备受称赞的经典案例?

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国际化教育和中高考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国际化的教育,一定不是适合所有孩子,而是更加个性化、特色化。而公办学校本校,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