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银行关系户泛滥?
(2021-05-16 21:27:08)银行最为底层员工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关系户泛滥,银行是中国能将关系直接合法变现最直接的机构之一。
我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你是某城中村书记的儿子,正逢村子拆迁,当地的邮储主动找到刚毕业的你让你去邮储工作,你一定会动用你爹的关系让全村的拆迁款全部落在这家邮储,每个月凭拆迁存款就可以拿到几万元的奖金,这个就是赤裸裸关系变现。
现实生活中不乏各种要害部门领导的妻子、儿女在银行工作的案例,可以说银行人力资源部在招聘的时候背景会比学历能力更重要。
这是业内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非常反对你的这种没有本事一味抱怨的态度和言论,现在的银行中,有很多没有资源没有背景,凭借自己一腔热血和勤奋,在银行打拼出一片天的优秀员工,甚至有些能从基层到管理。
银行之所以这么需要资源,其实主要是银行产品服务的同质化很严重,当依靠明面上的竞争(比如产品价格)很难胜出时,就需要潜在竞争来帮忙了,潜在竞争说白了,就是拼关系了。
但这个问题如果仅仅回答到这里就没意思了,只知道"为什么"是没用的,我们更应该知道"怎样做",所以接下来我们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银行需要什么资源?
银行需要的资源包括两方面:钱和权。钱很好理解,能给银行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比如你有大客户的关系,可以直接给银行大笔存款;权是指政府及监管部门、上级行等对该行有管理权的这类渠道,这一部分资源虽然不能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会有潜在的收益,或者说你如果拒绝这部分渠道的关系,会带来潜在的风险。比如,当时我们入行签了就业协议之后,如果要违约是要交5000块钱的违约金的,但当时带我们培训的人力大哥说了,如果你考上了银监或者人行之类的,尽管走,不收你违约金,就怕你日后发达了,想起来这个银行在你刚毕业一穷二白的时候还要收违约金,来找我们行的碴,我们可受不住。虽然人力大哥是开玩笑,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银行的态度来,即使不能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银行是不敢拒绝这个渠道的关系的。
(二)没有资源怎么办?
那么很多人就问了,我没有这些关系,家庭也没有什么背景,我在银行还干得下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在银行干下去,你不违规银行也不会开除你。但很多人真正想问的并不是能不能干下去的问题,而是他跟这些有资源的人的工作状态对比之后,心理上会产生不平衡,他们的问题其实是:凭什么很多人平时都不上班,还可以升职加薪,但自己辛辛苦苦996,升职加薪却轮不到自己?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拆成两部分,一是我应该怎么想,二是我应该怎么干。
1.怎么想?
说实话,我周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从规定上不符合提拔要求的、工作能力不如我的,只是因为有关系,就迅速地提拔起来了。每当办公室里大家说这一类的八卦时,我也会参与,但是我不会有酸的心理,因为我知道这是正常的。这是几年前跟我一批入行的好基友离职后跟我的一段对话,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态度。
我们之前有个领导一直告诉我们,"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我们行离了谁都照样转。"现在银行的运行机制,并不需要每个岗位上的人都尽善尽美,银行的运行依靠机制多过依靠人,所以很多岗位并不需要有多么强的能力,只要是个人就能干,所以即使资质平平,但只要不违反银行的规定,别给银行作妖,对银行来说也没有任何损失。
为什么银行关系户泛滥?
所以如果现在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本身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没有任何的背景,另一个资质平平,但是有背景,那如果一个领导岗位要选拔的话,会选哪个人?
如果是我来选,我会选择后者。首先,大部分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所以能力有时候并不是很重要;其次,工作能力这个东西本身很难评估量化,很难区分你的过往业绩是你本身真的牛逼还是你所处的平台给了你机会,或者你就是单纯运气好也说不定;再者,工作能力其实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工作能力并不一定能够转化成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工作能力也有可能不会一直保持,但是资源却是大概率下会稳定存在的。换句话说,银行从后者身上获得利益的概率是更大的,选后者无可厚非。
升职加薪靠的不仅仅是工作能力,而是一个人的综合条件,一个人拥有的资源,属于他的综合条件,没有什么要酸的。客观的去看待这种现象,其实是在帮助自己,你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值得注意的事情上,不被那些负面的情绪带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