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曾是北京最牛逼的中学
各位铁磁
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被父母天天骂过
“你现在成绩这么差,以后怎么考大学?”
“你考不上大学,将来怎么找好工作?”
简直是来自灵魂的拷问
每次都能让我感到自己是个废物
特别是当我的表妹,考上北京四中的时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2958b8a7a45043219bd6e3c5c217b621.jpeg
北京四中
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诗人北岛就曾经写过
他在考上北京四中以后父亲另眼相待
亲戚邻居全都赞许有加的情景
我的爸妈也和北岛的爸妈一样
以子女考进四中为荣
可惜,我注定是个会让他们失望的儿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1edeb1d7453c4f78a91807caa794e512.jpeg
北京四中
不是京城资历最老的学校
一中、二中和三中都比四中办得早
但前三所学校是贵族学校
只有四中是京城第一所平民中学
它的历史要追溯到1907年
那时它还叫“顺天中学堂”。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3edab5376714405a8c9aa616443b7c0f.jpeg
顺天中学堂虽然是平民学校
但走的是精英路线
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
另外还开设体操课和日语、法语课
从这个学校出来的学生水平都非常高
后来,顺天中学堂就改名为“顺天高等学堂”
1907年,北京又开设了一所新的“顺天中学堂”
地址在西什库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1f9cfb9c043d4caa88aba75162d54c23.jpeg
北京四中复建的老校门
新的“顺天中学堂”开设国文、算数、历史、英文、国画等课程
首批学生有42名,学制四年
1912年
新顺天中学堂更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
第一任校长是王道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a9c30678c88e4ff69a2ed6dc608f9ee0.jpeg
王道元
王校长倡导永无止境的学习
而学习又是以致用为目的
应“大效于世”,而不是“自放于俗”
这些训诫被学生延续下来并刻在石头上
放置在教学楼前的草坪里
“大效于世”的情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3aea13b080f9416c846a6fbc067724cd.jpeg
北京四中位置图
四中曾是北京市硬件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除了教学楼
操场外还有游泳馆、天文台
但四中的盛名,并非来自于这些硬件
而是数不胜数的卓越人才
比如北岛、陈凯歌、高晓松
又比如刚刚过世的李敖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
即四中的学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206aae8a3d654455aa75e7f4633d9e50.jpeg
2005年9月22日,李敖录制《鲁豫有约》
如果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一一列出来
四中校友的这份名单一定很长
但学校对此很少宣传
百余年来,四中延续着“大效于世”的传统
四中的老师说他们是要培养合格的人
用道德、善良和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
《20年前的北京四中有多牛?》
95年高考,四中300名毕业生中
有160余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比当年整个海淀区还要多……
必有吾师
除了自由的传统、优秀的生源外
四中最可称道之处就是学校的老师
现在,四中校园里有三座老塑像:
刘景昆、张子锷和韩茂富
北岛在《北京四中》一文称
当年全北京的中学只有四位特级教师
四中就占了两位
化学老师刘景昆和物理老师张子谔
都是国宝级人物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24/51ba6cd7debe4f7494f2475368b2154d.jpeg
刘景昆(右)与张子锷
虽然现在的四中辉煌已经减去一半
不再是北京硬件条件最好的中学
也不再是清华北大升学率最高的中学
但是提起四中
每个人都肃然起敬
将来我肯定不会因为孩子成绩差而骂他
不过,我依旧会教诲他
要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