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课例观察报告
(2017-12-21 15:45:28)分类: 教学反思 |
《认识时间》课例观察报告
一、诊断背景
1、授课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
2、授课对象:汉阴县涧池镇镇中心小学一(2)班学生
3、授课教师:汉阴县双乳镇中心小学教师岳盼
4、授课时间:40分钟
5、观察目的
①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诊断得失;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②对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评价、提问技巧、时间分配、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有效性的建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诊断分析
“认识时间”一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时间的教学,不管在低年级,还是在中高年级,都被视为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教得也很辛苦。这节课岳老师会怎么上呢?伴着学习的心态听完了这节课。
纵观整节课,
(一)、情景创设和呈现知识紧密结合生活
岳老师用打谜语的方式巧妙的引出了钟表,这节课是在第二节课上的,上课时间为10:00。岳老师抓住这个生活中整时数学资源,提出疑问:“同学们看看我们刚才上课是什么时间,这个时间你们会读吗?”通过生活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在直观中呈现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并用很形象的比喻编成儿歌,让学生利用儿歌记住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法引导到位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练习,质疑,让孩子懂得一天中7时不仅有早上7时,还有晚上7时,还让孩子明白了: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三、有待改进方面
1.教学中,要及时利用学生错误反馈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有学生回答钟面中共有11格时,老师应及时追问: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在教学中,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有时比知识更重要。
2.学生观察动手的时间少。一年级学生好动,后半节课学生坐不住,对教师课堂组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这一特点,在认识时间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看时间动手拨钟面指针,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