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易元春工作坊
易元春工作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51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时间》课例观察报告

(2017-12-21 15:45:28)
分类: 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课例观察报告


一、诊断背景

1、授课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

2、授课对象:汉阴县涧池镇镇中心小学一(2)班学生

3、授课教师:汉阴县双乳镇中心小学教师岳盼

4、授课时间:40分钟

5、观察目的

①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诊断得失;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②对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评价、提问技巧、时间分配、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有效性的建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诊断分析

“认识时间”一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时间的教学,不管在低年级,还是在中高年级,都被视为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老师教得也很辛苦。这节课岳老师会怎么上呢?伴着学习的心态听完了这节课。

纵观整节课, 岳老师非常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其他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整堂课,教师很注意将新知识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有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也非常及时,并且多采用了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回答,学生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情景创设和呈现知识紧密结合生活

岳老师用打谜语的方式巧妙的引出了钟表,这节课是在第二节课上的,上课时间为1000。岳老师抓住这个生活中整时数学资源,提出疑问:“同学们看看我们刚才上课是什么时间,这个时间你们会读吗?”通过生活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导入新课。

(二)、在直观中呈现知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并用很形象的比喻编成儿歌,让学生利用儿歌记住钟面的时针和分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方法引导到位

 让学生看钟面说时间时,学生经常会出错。岳老师要求学生在学生认识了时针和分针的基础上,让学生按“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表示几时”这样的句式说话,通过师说、学生说,同桌之间说一说,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情境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展开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体会整时的表现形式以及认读整时的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练习,质疑,让孩子懂得一天中7时不仅有早上7时,还有晚上7时,还让孩子明白了: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

三、有待改进方面

1.教学中,要及时利用学生错误反馈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有学生回答钟面中共有11格时,老师应及时追问: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在教学中,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有时比知识更重要。

2.学生观察动手的时间少。一年级学生好动,后半节课学生坐不住,对教师课堂组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以利用学生好动的这一特点,在认识时间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看时间动手拨钟面指针,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