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观察报告
(2017-12-21 15:43:38)分类: 教学反思 |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例观察报告
一、诊断背景
1、授课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2、授课对象:汉阴县双河口镇中心小学三一班学生
3、授课教师:赵 珊
4、授课时间:40分钟
5、观察目的
①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诊断得失;实践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②对教学过程中的言语评价、提问技巧、时间分配、课堂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教学有效性的建议,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案例描述:
师:大家喜欢郊游吗?看看小明为自己的郊游都准备什么,出示一个月饼。
要把这个月饼很公平地分给2个人,怎么分?
(教师课件演示)
师:像这样公平地分法,我们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2、设疑。
3、揭题:半个月饼怎么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1、师: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了两半,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1/2,并板书。
2、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3、实践活动。
师:拿出小组准备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看哪组的折法最多?
(三)、巩固练习,加深内化。
(1)下列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正确吗?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3)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
(4)能力拓展:下图中的涂色部分是整 个图形的几分之几?请选择正确题号。
(一)欣赏的地方:
1、在探索中发现。
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态,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学生由“1/2”这个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第一层次,从自然数引入,以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分数“1/2”产生的必要。第二层次,另一学生的质疑并“把圆形纸片对折,在用剪刀沿折痕剪成两半”的演示中,学生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第三层次,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质疑:“这一份是这个月饼的1/2吗?”至此,对于一个月饼的1/2,学生有了较清晰的感知。但此时学生对“1/2”的认识仅停留在直观的一个月饼的1/2,认知结构还不能转化为智能。第四层次,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学生茅塞顿开,纷纷举例。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为以后分数意义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感悟分数1/2的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历经四个层次,学生享受到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对分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不足的地方和改进: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的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完善,从整体上认识分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否要求拔得过高,在折分数操作时是否需要及时的比较等等。
四、改进措施:
1、注重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扩充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
2、重视生活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力,尊重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意识,使课堂成为多层面、交互式活动的窗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