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分类: 教学设计 |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王敏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学习优化问题这个内容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沏茶知识的认识与经验并不陌生,但抽象推导理解事物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线的教师,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使他们获得运用数学知识及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认识流程图,会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案。
3、经历沏茶问题的探究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形成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究沏茶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沏茶工序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我第一次来中坝小学跟同学们一起上数学课,一进办公室,这里的老师就给我端来一杯热茶,让我深切感受到老师们的热情好客。你们也是如此热情好客吗?平时家里来了客人你们沏过茶吗?看来大家都是有礼貌的孩子。其实在沏茶的过程中还藏着一些数学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沏茶问题”。(板书课题:沏茶问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以沏茶这样的熟悉场景直接引入,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
师:你在给客人沏茶时都做了哪些事情?
生汇报,师评价。
师:一般我们在沏茶时要做六件事。(出示沏茶工序图)哪位勇敢的同学能把沏茶时要做的六件事和所用的时间介绍给大家听?
生介绍。
师:这六件事一件一件地做,你怎样安排?(生汇报,师相机贴卡片)
洗水壶
(1分钟)(1分钟)(2分钟)(1分钟)(8分钟)(1分钟)
那需要多长时间呢?怎样列式?(板书:14分钟)
2、
师:如果这六件事一件一件地做,客人要等14分钟才能喝上茶。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学生独立思考)
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找两名学生说)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①、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②、取出卡片,动手摆一摆,设计出一种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③、算一算你的这种方案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3、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方案展示给大家看?
方案一:洗水壶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师:这种方案可以吗?哪位聪明的同学知道他们小组这样设计是怎样想的?
生1:先是洗水壶,再接水,然后洗茶杯,在烧水的同时找茶叶,最后沏茶。
师:在烧水的同时找茶叶可以吗?
生2:可以,因为在等水开的时候人是闲着的,可以去找茶叶。
师:看来生1真是你的知音呀!那请你用洪亮的声音把你的想法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汇报。
师:说的多有条理呀!那这种方案一共用了多长时间?(板书:13分钟)
还有谁有不同的方案?
方案二:洗水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小组的方案,你有什么发现?
生:先是洗水壶,再接水,在烧水的同时做洗茶杯和找茶叶,最后沏茶。
师:可以吗?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生:1+1+8+1=11分钟。
师:三件事情同时做,为什么只算8分钟呢?那洗茶杯和找茶叶的3分钟哪里去了?
生:烧水8分钟,洗茶杯和找茶叶要3分钟,所以同时做需要8分钟。
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种方案,你发现了什么?
生汇报,小结:一件一件做比较费时,同时做更加省时。(板书)
5、
同样是沏茶,而同时做却帮我们节省了时间,这么好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沏茶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生汇报,师移动卡片)为了让大家能清楚的看出我们做事情的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接下来呢?为什么要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最后呢?
洗水壶
(1分钟)
师:像黑板上这样的图示,我们叫它流程图,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做事情的过程和顺序。
6、
师:通过沏茶问题,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在做事情时,应先确定好做事的先后顺序,然后考虑一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同时多做几件事,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短。
【设计意图:在沏茶问题这一学习环节中,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通过摆卡片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展示、比较、评价找出最优化方案。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学生在初步感知合理安排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了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的教育,使得情感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1、师:现在我们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近,气温骤降,小红感冒了。她准备吃完药后赶快休息,她吃药之前要做哪些事情呢?(课件出示)
找杯子倒开水 |
1分钟 |
等开水变温 |
6分钟 |
找感冒药 |
1分钟 |
量体温 |
5分钟 |
生根据表格回答。
师:她该怎样合理安排这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她想一想,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的方案记录下来。
生汇报,展示。
找杯子倒开水
1分钟
找感冒药
1分钟
量体温
5分钟
1+6=7分钟
2、师:同学们真棒,都会合理安排时间了。小明也想像大家一样合理安排时间,为了节约时间,①他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可以吗?为什么?
②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③边泡脚边看电视
④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通过大家的分析,看来大家都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还要考虑人身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讲科学。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2个练习题。通过小红生病喝药后要赶快休息,让学生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帮助小红安排各种事情的顺序。第二题:判断。我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现象,让学生判断这样安排合理吗?学生通过判断、分析使他们明白做事情时节省时间的同时应考虑人身的健康与安全。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对你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板书设计:
洗水壶
(1分钟)(1分钟)(2分钟)
洗水壶
(1分钟)(1分钟) (2分钟)
找茶叶
(1分钟)
洗水壶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教学反思:
《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中的例一,是一节数学活动课。本节课,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运筹思想,使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在教学时,为了充分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开课:我以来到中坝小学,教师泡茶为例,唤起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再以沏茶中藏着数学奥秘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引出课题。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接下来出示沏茶要做的6件事让学生确定做事的先后顺序。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给学生一个缓冲过程。有了想法后,再让小组合作摆卡片设计方案并算出所用时间。接下来通过展示、对比,优化出合理、快捷的方案。在摆卡片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流程图的雏形,再引导学生加以箭头的方式“创造”出完整的流程图。最后,我设计了2个练习题。第一题是课本105页“做一做”的第一题。通过小红生病喝药后要赶快休息,让学生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帮助小红安排各种事情的顺序。第二题:判断。我设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现象,让学生判断这样安排合理吗?学生通过判断、分析使他们明白做事情时节省时间的同时应考虑人身的健康与安全。
不足之处:1、总怕耽误教学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去说,去讨论。2、教师的评价语言单一,没有很好的起到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