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期教材分析及教学进度表
(2018-05-16 08:07:24)分类: 教育教学 |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数学好玩”和“总复习”六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4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4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平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
(六)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5、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问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5、改变观念,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1课时
2、比例……………………………………………………………7课时
3、图形的运动……………………………………………………7课时
4、正比例和反比例………………………………………………7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总复习数与代数………………………..………………………15课时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9课时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5课时
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15课时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2.12-2.18 |
作业检查、开学第一课 |
|
2 |
2.19-2.25 |
圆柱与圆锥 |
|
3 |
2.26-3.4 |
圆柱与圆锥、比例 |
|
4 |
3.5-3.11 |
比例 |
|
5 |
3.12-3.18 |
图形的运动 |
|
6 |
3.19-3.25 |
图形的运动 |
|
7 |
3.26-4.1 |
正比例与反比例 |
|
8 |
4.2-4.8 |
正比例与反比例 |
清明休假 |
9 |
4.9-4.15 |
数学好玩 |
|
10 |
4.16-4.22 |
整理与复习 |
|
11 |
4.23-4.29 |
期中测试 |
|
12 |
4.30-5.6 |
期中分析 |
劳动节休假 |
13 |
5.7-5.13 |
总复习:数与代数 |
|
14 |
5.14-5.20 |
总复习:数与代数 |
|
15 |
5.21-5.27 |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
|
16 |
5.28-6.3 |
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
端午节休假 |
17 |
6.4-6.10 |
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
|
18 |
6.11-6.17 |
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
|
19 |
6.18-6.24 |
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
|